认知结构三角模型及映像、模型与理论概念
提要:在认知过程三角之后,进一步讨论认知所达成的状态,即大脑中相关数据的基本结构。首先区分了映像、事实陈述、理论陈述,在此基础上引入认知对象的模型概念,提出由对象、模型、理论构成的“认知结构三角”,它反映认知达成的一般状态,同时揭示了模型论和同态映射这两种模型化的重要基础理论之间的关系。它对于信息系统、一般建模的研究,也可能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本文还提出感官映像的“再现特征”。
1 引言
在对事物的认识中,我们通过表现为“认知过程三角”(感觉-思考-行动)[注1]的认知循环过程,积累关于认知对象的资料,达成某种“认知”的状态。基于对一般信息系统的基本认识,我相信,这种认知状态,意味着大脑储存了足够的,与认知对象关联的数据,其中既可能包括直接来源于感觉的原始资料(映像等),也包括在反复感觉-思考-行动中提炼、加工而成,或被关联或运用的原有资料(在上次的讨论中,还引入了陈述/理论来说明这些资料)。所有这些资料,在认知达成时,可能包括一些确定的类型和基本的结构。
2 表达的两种基本形式
以信息系统的眼光考察大脑的认知,无论其中包含怎样的神秘内容,总是要体现为大脑中某些数据,它们表达了认知对象的属性及其与其它事物的关系,并且可以恒定地保持(储存)、反复地唤醒(读出)和修改。
首先,引入关于“表达”(或信息的表示)的一个基本假设:信息的表达可分为“映像”与“陈述”两种基本形式,也只有这两种基本形式。其中“映像”(images)是特征呈现;“陈述”(statements)是语言表达,即文本。这两种表达形式并不相互排斥,常常混合在一起。
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基于经验和直觉——在对信息表达的观察中,我似乎找不出例外,但也不知道用何种方式加以证明,因此将其作为一个假设。这是我初次提出这个假设,同时也是本文主题讨论的一个基本前提。
我们将直接从这两种类型出发,去讨论认知活动所涉及的资料,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出一些更细的类型。
3 感官映像与其再现特征
在对认知过程的讨论中指出,“感觉”是搜集原始资料的过程。大脑获得的最原始的资料,是通过感官获得的数据,也就是直接看、听、闻、尝或触摸等所能获得的资料。例如:我们可以重新认出曾经游历过的一处风景,或仅凭说话的声音辨别出某个特定的人。我们通过品尝,很容易辨别出柚子或橙子。可以将某次具体品尝的味道记忆很久,并与新的感觉比较。这些感官记忆,并非“概念”(例如:辣味、红色),而是某种原始的感官数据。大脑可以通过运用概念(例如:红色、辣味、桂花香、音标,还有娃娃脸、鹰钩鼻等),来对它们做出某种概括,并与其它事物(数据)关联,但这种描述与原始感官记忆有本质区别——作为一种基本经验,我们无法通过语言重建特定的感官记忆,只能通过相同的感官过程再现或运用。我们与其它人取得同感的唯一的方式,是借助于某种样板,通过同样的感官过程再现,例如,画出,或在画中辨认出曾经见到的人;通过反复比较不同的香味样板,得出一个和记忆中的香味“相似”的样板,等等。其它人必须用同样的感官过程——比如看画或嗅样板——才能真正获得类似的感官记忆。
上述观察非常重要。简单地说,大脑可以储存、修改、反复运用(例如比较、关联)感官带来的记忆,但原始感官资料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达,只能通过同样的感官过程再现。虽然很难猜测这些感官记忆在大脑里储存的具体形式,但结合在上一节引入的假设,我认为,这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原始感官记忆是一种真实的“映像”。上述基本特征,可称为映像的“再现特征”。
4 事实陈述
映像是最基本的感觉资料,但并非唯一“取决于感觉”的资料。我们经常做出这样的“陈述”:晚餐喝的饮料有橙子味,吃的宫保鸡丁非常辣,等等,这些陈述一方面与特定的映像资料关联,一方面关联着一些其它概念或资料。它们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陈述”,这种陈述直接取决于、或者说关联、运用了多重的感官映像,是“事实陈述”。有时,也可用“现象陈述”的说法,或笼统地称为“经验”。
我认为,感官映像和事实陈述,是认知的感觉过程中产成的两种基本资料,可以把它们想象为夹杂着插图的文本,或注释着文字的图画。另一方面,即使是比较单纯原始的映像,也不会是简单的“一幅幅图画”,而是许多具有复杂关系的映像的组织(其中涉及空间、时间关系),也可以综合地称为“经验”。
5 理论陈述
在“事实陈述”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进“理论陈述”。人类可以直接通过语言获得资料,形成认知。例如,可以用语言对柚子作出如下陈述:“柚子,形状似梨但更大,成熟后皮黄、软而厚,果肉似橙但颗粒更坚挺,汁近透明无色,味道香甜而常微酸”一个从来没见过柚子的人,通过阅读、理解这种陈述,就可能从一些陌生的水果中正确地分辨出柚子。
对于直接观察、品尝柚子而作出上述陈述的人,这是一段观测记录,即事实陈述;而对于没有相关经验,需要阅读和理解上述陈述内容的大脑,它就是一个“外来的理论”。这里的理论与事实,是相对于特定大脑的认知状态而言。对于后者,随着亲自观察、品尝柚子的经验积累,类似的陈述就渐渐变成了一种经验,这是特定认知个体认知状态的改变。
尽管在实际情形中,理论陈述与事实陈述的界限是模糊和动态的,但我认为这是一种重要的区分。对于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讨论,可能需要涉及假设、证明、推理,乃至理论(逻辑系统)的层级性,以及高级的感觉、思考过程的一些实质性问题(例如复杂的测量,测量系统本身的理论,等等)。
对于特定个体的认知状态而言,外来或预先知道的、列为可信的理论陈述,也可称为“知识”。它们在个体认知过程中,被作为先验的、指导性的东西,将被直接用来推理、指导行动。可以留意,在这个知识概念中,实际悄悄地排除了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官映像。(当然,这背后同样有许多复杂的问题,例如关于虚构或虚拟的映像)知识(或理论)在个体认知状态中,是相对性和动态的。现实社会任何一个正常的大脑,都会吸收很多知识,同时也会积累自己的感官经验(映像)及事实陈述,这样,对特定的个体,事实陈述与理论陈述(知识)的相对界限,随着自身经验的积累而改变,但在一个特定大脑的特定时间,其状态是可以确定的。
四种认知要素的关系如图,是上面讨论到的认知过程中涉及的三种基本资料类型,即感官映像、事实陈述、理论陈述与认知对象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感官映像及其说明——事实陈述,可能是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整个认知结构中,协同扮演了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即模型。
6 认知对象及其模型
基本的认知过程,是了解某些特定对象的过程。大脑显然不能在思想中直接处理外部世界对象,需要建立起某种“替代物”,作为认识对象的“模型”,在对特定对象达成认知的过程中,模型代表“事实”,在认知循环中,它取决于“感觉”,由认知对象的感官映像和说明(事实陈述)组成,并且与其他的资料关联。
在认知对象的模型中,映像和陈述可能紧密配合、无法割裂,形象地看,就像“文章与插图”,或“包含文字说明的图表”。事实上,诸如软件/信息领域、业务建模领域的大量实际的模型,正是表现为此二种类型——陈述和映射两种表达形式的混合体。(对于抽象或虚构事物,根本就没有现实世界实体的存在,它的存在就是一些原始的“陈述”或可能的虚构映像)
在一般信息系统领域上看,模型中,映像与陈述的结合方式,是一个非常有操作意义话题。本文不准备展开讨论,这里只强调一下,这种结合,可能是非常紧密的。汉字也许是认知领域可以列举的一种典型例子。例如,“日、月”,可以看作单纯的常量符号,而“明”,则是一个抽象概念,这个字,实际上可以看作结合了文本:通过举例,说明了光亮的概念。而象“插”字,包含了这个动作的基本要素“手”的符号,以及“插入”状态的一种映像,可以看作一个映像和过程的综合陈述。这些字,以及运用这些汉字的文本,或许可以看作映像与陈述密切结合的一种范例。更一般的例子是“图画”。一幅人工绘制的图画,里面带有一些形象或半抽象的符号,或者根本就是一幅“抽象绘画”,它到底属于何种表达?这是个令人疑惑的问题。但通过对两种基本表达形式的本质区分,至少在技术方案的领域(比如电脑信息系统,相关的建模领域),会给我们带来很直接的帮助。
7 认知对象与认知结构三角
前面我们提出,在具体的认知过程中,需要对认知对象建立替代物——模型,它是“思考”的基础。同时,认知过程中的陈述型资料有两种,一种是取决于感觉资料的事实陈述,一种是用来进行推理、指导行动的理论陈述。前者,通常与感官映像紧密结合,构成模型,后者则可归结为认知过程中的另一种重要的角色,即知识。
在认知基本达成的状态下,认知过程中的三项基本要素,“对象”、“模型”与“理论”,构成基本的认知结构,它们也呈现为一种三角关系,可称之为“认知结构三角”(Cognitive Structural Triangle),如图所示。其中:
- 对象(objects),指认知的对象,是大脑外界的对象。(它也可能是抽象或虚构的,这里暂不虑)。
- 模型(models),是认知对象的映像和相关事实(现象)陈述,它是对认知对象的映射或反映,是大脑中对认知对象的“代表”。
- 理论(theories),是与认知对象相关的陈述,在具体的认知过程中,这部分陈述被看作先验的、指导性的,一般地说,它是关于模型(其中要素)的一些命题,模型则对知识的理论构成“解释”。
从认知完成的角度看,陈述形式的资料,一部分取决于特定对象的感官映像(事实),归属于模型;另一部分不仅关联于特定模型的内容,特别包含与大脑中其它资料的关联,或者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可用于其它对象/模型,归属于理论。
在这个认知的图景中,理论陈述和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是隔一层的——连接二者是“模型”,它是认知(思维)过程中,实际认知对象的代表物。这一模型揭示的,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正是这种模型与其对象、理论的双重关系,这种关系,通过具体的模型构成和理论的实质,把以往模型研究中分离的关键理论基础——模型论和同态映射联系在一起。
在模型论中,“理论”是形式语言命题(句子)的集合,即语言陈述;“模型”是某种数学结构,它对应于理论,使得理论中的所有命题成立(不矛盾、有意义),反过来,模型论的“模型”被称为理论的“解释”(注意:模型论中的模型概念,并不等于大家平时常说的“数学模型”,甚至刚好相反)。而对于模型概念的另一种基本认识,是将模型看作其对象的同态映射,它与对象的要素间具有同态映射的对应关系(因此,也有人使用“同态模型”这一名称)。在一些关于模型的资料中,可以看到对其中单方面的提及,同时提到这两个方面的就很少,遑论对二者关系的解释。本文提出的认知结构三角形,从大脑认知状态的角度,揭示了“模型”这两种深刻性质间的关联。
人们可能会质疑:本文的“映像”、“理论”、“陈述”、“模型”等概念,不少地方并不符合例如模型论中的相关定义。事实的确如此,例如,“混合”模型中的陈述部分,其形式也是模型论意义下的一种理论,它和映像之间的对应才可能是单纯的“模型论对应”。本文保留的第一个图中,就显示了这种更精细的关系模式。这几种要素之间关系较为完整的数学模型,会有更加复杂的方案。但通过对本文初步解释的,例如事实陈述与理论陈述的区分、综合的模型构成、模型对理论与对象的连接,我相信已经展示出一个方向性的思路。这是笔者在这个领域探讨的基本思路之一,今后有机会再进一步讨论。
8 小结
本文在认知过程讨论的基础上,用建构的方法,引出了一个认知结构的基本结构模型,即“认知结构三角”。它是一种认知达成状态下,大脑中的信息(资料)的基本构成与结构。它的一个重要的意义,是揭示了“模型论的模型”和“同态模型”这两个重要概念之间的关联。我们并没有试图假设或考证它是否唯一的认知状态模型,或是否覆盖了大脑认知的所有方面,但相信它具有某种客观性和一般性,并且是有操作性的。
除了认知结构三角模型,及其相关的模型、理论等概念,本文还涉及了一些重要的话题,包括:
- 表达的基本形式假设:信息的表达有映像和陈述两种基本形式,并可能只有这两种。
- 认知过程“感觉”环节积累的资料包括映像与事实陈述(经验或现象)两种,它们可能具有紧密的结合。从认知达成的状态看,它们构成了对应于认知对象的模型,是大脑中认知对象的代表物。
- 感官映像具有特殊的再现特征:它们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达或重建,只能通过同样的感官过程再现。
- 将认知过程中涉及的陈述,分为两种类型:事实陈述和理论陈述。前者归诸于模型的一部分,后者可归诸于知识。二者之间的实际界限可能是动态、模糊的,在认知过程中,理论陈述可以转换为事实陈述。
这些基于大脑的认知过程的讨论,是在信息系统的基本观念之下进行的。一方面,我们从一般信息系统的立场考察大脑的认知过程与状态,另一方面,这种考察的结果,对各种类型的信息系统(例如计算机系统),都可以有直接的启发或指导意义,换言之,它们也可能是关于一般信息系统的一些有用的“理论”。
注释
[注1] 见《认知过程三角》一文
yushan与作者的若干讨论
yushan 2010-07-03 • 17:41
但这种描述与原始感官记忆有本质区别——作为一种基本经验,我们无法通过语言重建特定的感官记忆,只能通过相同的感官过程再现或运用。 上述观察非常重要。简单地说,大脑可以储存、修改、反复运用(例如比较、关联)感官带来的记忆,但原始感官资料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达,只能通过同样的感官过程再现。虽然很难猜测这些感官记忆在大脑里储存的具体形式,但结合在上一节引入的假设,我认为,这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原始感官记忆是一种真实的“映像”。上述基本特征,可称为映像的“再现特征”。
我在《表达的探究》中“心理语言”一章中,就试图探讨那些基于心理感觉的语言模式。其中的“感觉与语言”一节,有这样一段话:
“画饼充饥”说明符号不能替代物,因为两者是异质性的;然而“望梅止渴”却指出词具有与所指物同源同质的力量。此刻的“梅”不再是一个共相观念,而与语境密不可分,它调动了私人记忆的感受和经验。它不仅传达了信息,同时也产生了物质刺激。利用“约定”的对应关系,逐步建立起“俗成”的条件反射,这也是词的第二信号作用。
认识到不能直接表达感觉,这是关键问题,从而导致异质表达的论题。“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视觉与嗅觉共同确认了梅花的存在。盲人摸象的故事则说明,当缺少视觉仅用触觉来描述对象是多么笨拙和片面。表达如何能够超越感觉的限制?毕淑敏的《红处方》描绘了吸毒者的感受,让我们体验一下间接表达能到什么程度:
随着那股白色的烟雾钻进肺里,我后来才知道,老手叫它“翻腾的龙”。我感到咽喉阵阵发热,一股强大的力道传布四肢百骸,内脏沸腾,血液燃烧。沿着皮肤,好像谁布置了一排排小炸药包,被火点燃,噼噼啪啪像节日的礼花一般,闪着银色的光,按顺序爆炸。无穷的云雾从脚下升腾而起,温暖地缠绕着我。我轻轻走了一步,地面上好像布满了弹簧,飘飘欲仙。一种极畅快的感觉,一种从未体验到的快乐与安宁,像潮水般浮起我……
对于没有吸毒直接经验的人,也只能如此了。这正像对一个没有性爱经验的人,我们只能用“鱼水之欢”来进行表达,这必须假设读者有过观鱼的直接经验。
yushan 2010-07-15 • 08:48
理论(theories),是与认知对象相关的陈述,在具体的认知过程中,这部分陈述被看作先验的、指导性的,一般地说,它是关于模型(其中要素)的一些命题,模型则对知识的理论构成“解释”。 或者说“做什么”语言词义的自明性不是来自对应外物和感觉(指称),而是来自自为的法则。 所谓特定语境下的语言用法,非常适合做领域语言本体论的哲学解释。我们要建立企业模型的语义框架,就当然离不开这个先验基础。
在我以往对模型的理解中,把老余的理论部分也归结为模型本身。理论部分常常是模型运转的主动(驱动)部分,所谓的事实陈述则是模型关于企业的被动记录部分。不知道我这个理解是否符合老余的意思?TY 2010-07-16 • 16:23
最近不常上来,没有及时回复:-)
yushan 的思维体系和我是很不一样的,所以很多微妙之处,我还要仔细品味。
即使在软件领域的“模型”概念,也缺乏真正严格的概念界定(企业模型方面,更是如此)——实际上,这些领域讨论或使用着的模型,可能是一种“理论”或一种“映像”,更多的则是一种混合体。
我这几篇文章,则深入了一步,并且试图真正分清其中不同的成分,所以谈及的“模型”概念可能是更狭义的,在不同的段落也可能有所不同,比如说模型论之模型,或另外提到的,“同态模型”。
余山的这个理解:“理论部分常常是模型运转的主动(驱动)部分,所谓的事实陈述则是模型关于企业的被动记录部分。”的确和我的基本思路有非常具体的对应。我是从一种系统构建的角度去运用类似的思路,例如在模型驱动机制里所初步显示的,模型工作方式中几种关联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建构的角度,这个思路得出的,直接就是系统的建构方法。
在上一个评论中 yushan 提到维特根斯坦后期转向的“用法”观点,这是很有意思的地方。我大致有个看法:词语意义或语义的“用法”说,更适合于谓词;而名词(常量),则适合于“指称”,大家各有所属。(许多讨论,例如就维氏哲学思想本身,似乎常把两者方式对立起来)总的来说,引进了“层级”,层级构造的规则,似乎就可以在现有的语言(形式语言)和模型论等基本概念与方法基础上,构造出足够容纳性的体系来(比如,构造某种思维的模型),那些复杂的、暧昧的、种种争议不休的问题,都可以在层级之中得以解决或消除。yushan 2010-07-19 • 13:52
层级不是一个技术手段,它恰恰就是模型构造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所谓企业架构(业务架构、数据架构、组织架构、技术架构等),所谓本体,或者企业的语义框架,它们当然都是在层次的意义下完成的。TY 2010-07-20 • 12:18
我感觉在分析和建构的过程中,许多人都已经习惯将层级作为一种基本的线索、思路或规律运用。但也发现,这些对层级的理解或运用常常是近于形象思维的,直觉的,常缺少对具体层级形成的规则,比如判据或生成规则的明确。例如 Zachman 框架,其纵向的层级划分,虽然做了非常小心的界定,并且看起来与经验,甚至某些哲学思维似乎十分吻合,但我仍然认为那是一种直觉的、经验的划分,仍然缺乏明晰、操作性的规则或判据。当真正用来划分种种具体事物时,就会感觉到其中隐藏着的“模糊”。
我最近在讨论的思路,试图借助逻辑(与数学)的一些精确的概念和方法,获得对有关模型或表达的层级性的更深入的认识。所以,我对于传统的,比如一阶逻辑、二阶逻辑这样的层级划分,有着特别的兴趣。我很希望将“本体”明确地归入类似的划分中去。yushan 2010-07-20 • 13:25
好!明确层级划分的标准,是企业模型表达的要点之一。
思路很独到,老余总是高标准要求自己,赞一个。
yushan 2010-07-19 • 13:44
在这个认知的图景中,理论陈述和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是隔一层的——连接二者是“模型”,它是认知(思维)过程中,实际认知对象的代表物。这一模型揭示的,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正是这种模型与其对象、理论的双重关系,这种关系,通过具体的模型构成和理论的实质,把以往模型研究中分离的关键理论基础——模型论和同态映射联系在一起。 在一些关于模型的资料中,可以看到对其中单方面的提及,同时提到这两个方面的就很少,遑论对二者关系的解释。本文提出的认知结构三角形,从大脑认知状态的角度,揭示了“模型”这两种深刻性质间的关联。
的确如此,这个模型的双重关系很漂亮,非常有意义和价值。
yushan 2011-06-14 • 14:19
我们建立一个企业模型来表达和对应描述企业的运行情况。
比如工作流模型,对应一个具体的企业事件(外界对象),就是用工作流模型的实例来表达企业运行情况。它的记录发生在事件之后,所以是被动的变量记录,这对应于映射反映的那条线。
理论知识就是我们形成模型的通用描述,它在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所以是先验的,对事件实例而言它是常量,形成了一个符号系统,而模型实例则是它的一个解释。这个实例就是数理逻辑模型论意义上的模型。
所以,老余这里的模型应是侠义的模型实例,而理论部分则是通常所谓的模型。
这个理解对吗?最近读“是的哲学研究”,其中提出“是什么”和“如何是”的问题,“是什么”是关于对象的,它就是模型与外物的映射关系“如何是”是一个先验问题,它就是模型与理论的解释关系所以,这个模型三角形具有认知的普遍意义:人的认知是在某个理论下的认知。
过去的认识模型只是单边的,就是模型与外物直接映射关系。容易绝对僵化,不容易操作。yushan 2011-06-14 • 14:31
陈述的形式是句子,它是关于词之间的关系,就是语法性特点。它最基本最简单的结构就是“甲是乙”这种形式,是关于“是什么”的陈述。
描述很大程度是在进行感觉映射的呈现,因为对于没有直接经验的人,词的对应已经无法传递任何信息,所以必须采取曲折表达的技术,这是描述的来由之一。TY 2011-06-14 • 16:16
一、“狭义的模型”,的确是我想法中的一部分,看来余山兄真的理解到了我在《开放的世界与有限的模型》后面点到为止的那句话了!至于“理论部分就是通常所说的模型”,也不完全如此。(还有,你提到”理论是先验的”,我觉得无需引入这么个前提。)这里涉及到更细致的工作,需要一些更明确的界定,然后在新的界定基础上令人信服地对原来的各式各样的模型概念与应用做出解释。这需要更深入、细致和系统的工作。这是我最近正在考虑的,其中有些是技术性的,特别是与数学概念的衔接上,需要做些精细的工作。这就是我的一般模型理论框架的关键所在。
二、关于“陈述”与“描述”。这篇文章的“陈述“,即语言形式的表达,大致上就是”用语言所做的说明“。在《认知过程三角》,我提出了“两种基本的资料(数据)类型:映像,陈述”。本文则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表达的两种基本形式假设:“信息的表达有映像和陈述两种基本形式,并可能只有这两种。”请余山兄特别留意品评这两个重要的观点。本文进一步区分了两种陈述“理论陈述”和“事实陈述”(这背后有许多思考,本文没有展开)。这样,我所不喜欢的,暧昧的”描述“,在我看来,已经不存在了。
看你上面评论对于“陈述”与“描述”的说法,似乎并还没有接纳我的论点?
yushan 2011-06-19 • 21:30
描述与本体哲学上的所谓本体,就是超出所有分类的物自体,它是无法陈述的。因为任何陈述都是一种逻辑判定,正如亚里士多德所归纳的关于“是什么”的十个范畴,陈述是建立在分类(种属)和属性(共相)的基础之上。但是,诗人对语言的驾驭,正是要描述和呈现那些在逻辑判断之前的东西:
什么是我们的生活世界?正是无法说出名堂的一切事物。无论怎么样,它们存在着,一会儿光亮一会儿变暗的大地,草场,村舍,果园或庄稼地,叶片上的光影与露水,尽管看起来是那么靠不住,可是它们存在着。这对于我们是宝贵的。由于它们瞬间的呈现,由于它们的永恒存在,我们分享到一种甜蜜,清新的生命感觉,它在我们身上激荡起神秘的欢乐之情。对我们来说,事物的瞬间状态的呈现就像是永恒的诺言。我们感到自己莫名其妙地受到了祝福,预感到拯救可能就来自豌豆的清香,一把黄雨伞,一朵花瓣上的露水或一个女人的颈背。我们整个无着落的世界、孤独、疏离的事物仿佛围绕着这个形象建立起来。这些事物犹如我们的感情在其中燃烧的火焰的形式,像梵高的向日葵和丝柏那样,是情感的火焰的形式。
耿占春《观察者的幻象》东方出版社,1995年,“眼睛与光芒”
由此可见,本体并不是哲学家所认为的“无”,这个“无”只是对某个特定的分类而言的,它是自在之物,是描述语言可以呈现的新鲜感觉,它是尚未固化分类的生活世界。所以区别于陈述的描述是存在的。
TY 2011-06-19 • 22:49
多么睿智与诗意的文字……但它们属于维特根斯坦的“不可说”之领域。
信息科学领域的“本体”,是借鉴于“哲学”的本体,借得很好,但哲学家也许会说,这种借鉴是对哲学神圣概念的亵渎,或幼稚浅白的模仿。
其实,倒过来,哲学的高尚与神圣,又与我们何干?我还是那句老话:让哲学家去争论精神,或者自在之物的特性。我们,用最简单的规则,却能制造出……哲学家。当我们用最简单、直白的度量、操作的规则制造出一个哲学家后,他又将会怎样解释自己的存在呢yushan 2011-06-20 • 09:10
这也涉及信息本体的表达问题,它是术语体系还是术语集合的形式,如果本体在任何分类之前,它就是应该是术语集合形式,每个术语各自为政:“一把黄雨伞,一朵花瓣上的露水或一个女人的颈背。
我们整个无着落的世界、孤独、疏离的事物仿佛围绕着这个形象建立起来。”我们在建立企业模型的时候,对于后期的数据挖掘的各种分析主题来说,企业事务自身是一种前在的本体。TY 2011-06-20 • 09:45
我认为,就两个要点:“相对性”和“有限性”。
跳出“蛋-鸡”相生的循环,在每一个局部,明确边界及生成(建构性)顺序——以及对应关系的细节。
原发:企业工程论坛,2010-04-13
http://www.ee-forum.org/wp/pub/ty/2010-04-p1341.html
作者印:dcb44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