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對話《道德經》和内心对话哲思

时空对话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2017-04-16  本文已影响52人  道形图

第四十八章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时空对话]

老子认为求学问的人,天天积累丰富多样的知识,越积累,知识越丰富,但是如果仅仅积累知识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另一方面看,追求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甚至全人类永远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知识。

但是求道却不同,求道的人,是天天在“减少”纷繁扰乱的知识,也就是说,求道之人是在靠‘玄览’、‘静观’、经过理性的抽象思维对各种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抽丝剥茧、提炼挖掘大量的知识背后的规律。

而这种规律往往都是非常简单的,因为‘大道至简’,整个宇宙万物都是由简单的‘道’或者说‘一’产生的,就是说事物无论经过多么复杂的运动变化最终还是要回归到“道”或者“一”。

因此那些纷繁复杂的知识可以被减少浓缩到一个简单的公式或者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字了。

最后只需要掌握和运用简单的‘道’就能够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情了,不需要搞那么复杂。

因此老子说,真正有水平的治理国家的人,是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的,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