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人性的弱点4

2019-05-18  本文已影响0人  汪一天

与人商谈时,请先强调你赞同的观点,不要急于挑明分歧。如果可能的话,请让对方了解,你们的差异在于方法而非目的。

从一开始,就努力让对方说“是”,不要给他机会说“不”。交谈中最重要的是先抛出对方认同的观点。

当人们坚决地说“不”的时候,他不仅仅只是说出了一个简单音节,而是从腺体、神经到肌肉都进入了“拒绝模式”,整个肌体都紧绷起来。与之相反,人们称“是”的时候,就不会引发这样的神经活动,机体会进入活跃而开放的状态。因此,制胜之道取决于谈话之初的正面反馈。

苏格拉底独创的“苏格拉底对话法”正是构建于“是”的策略之上。他提问的角度十分巧妙,令对方不得不点头赞同。他乘胜追击,接二连三地抛出问题,令对方连连称“是。不知不觉中,对方已经得出了与此前截然相反的结论。

原则5:让对方点头称“是”。

听到相悖的意见时,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打断对方。请不要这样。这种做法有百害而无一利。当对方急于倾诉的时候,无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所以请耐心地他们说完,鼓励对方将他的想法和盘托出。

法国哲学家拉•罗什富科曾言:“若想树敌,就远胜于你的朋友;若想交友,请让朋友胜于你。”

原则6:让对方主导讲话。

循循善诱,让对方自己得出结论才是明智之举。

我们更喜欢自己做决定的感觉。我们喜欢被问及我们的心愿、我们的需求、我们的想法。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原则7:循循善诱,让对方自行得出结论。

万事皆有因。任何想法和行为背后都有其缘由。一旦找出动机,对方的脾气秉性就尽在掌握之中。

因此,请放下架子,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一旦理解了昨日之因,我们就不再纠结于今日之果。

你对个人事物有多上心,对世间万物就有多冷漠。

同理心是为人处世的制胜之道。

请在商谈之初就表明议题,并在开口之前先斟酌一下,如果你是对方,你愿不愿意听这些话。如果你希望对方认可你的观点,请先接受他的观点。

面谈之前,我宁愿花两个小时站在门口,想清楚我要说什么,对方的兴趣如何、动机如何,会怎样回答,而不是贸然地冲进对方办公室。

原则8:抛开成见,将心比心。

世间存在这样一个神奇的句式。它能够平息争执,消除猜忌,引发好感,并让对方侧耳倾听。“我一点都不怪你这样想。如果我是你,我也会有完全相同的感受。”

人类普遍渴求同情。孩童给别人看伤口,甚至故意把自己弄伤,借此博取同情……成人同样如此。他们展示创伤,讲述所经历的事故、病痛或是手术细节。无论这些不幸是现实还是假想,“自怜”都普遍存在于人类行为之中。

原则9: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愿望。

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两个原因——一个高尚的借口,和一个真正的动机。

人们当然知道自己真正的动机,不需要你帮他们指出来。但是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把自己高尚化,因此也需要一个听起来更高尚的动机。如果你想改变他人,请帮他们想出这个更高尚的理由。

动机高尚化。

原则10:激发对方内心深处的高尚情操。

道出事实远远不够;你需要以生动、有趣、戏剧化的手段吸引受众。电影是这样做的,电视也是这样做的;如果想引起人们的关注,你也必须这样做。

原则11:戏剧化你的想法。

竞争产生效率。这里的竞争并不是指名利心,而是超越他人的渴望。

超越他人的渴望!激将法!下战书!但凡对方有一点好胜心,这个方法绝对有效。

原则12:激将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