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北方(2)

2024-01-27  本文已影响0人  庆水

从容小主文学院系列文《南方·北方》第二组星海月浅&庆水,相约每周一篇,今天是第二篇。

安居乐业,通过南北各自关于"住"的话题,了解彼此的"住"文化,以及住在这里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星海浅月设计封面

袁家庄是北方一个小村子,村子座落在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上,村子边上有一片杨树林,挺拔的白杨在山清水秀的环境里成长的郁郁葱葱。

树林子的旁边隔过一条小路可以看到一眼泉,清凌凌的泉水滋养着这里的男女老少。

每天早晨,村子里的人们聚集在泉水池边汲取生活用水,热热闹闹七嘴八舌地聊着。

两只银色的桶里装满水,爷爷用的扁担是木制的,扁担的两边铁丝环一环扣一环垂下来,末端一截长如小臂粗如指宽,这头一个小铁环与上边的铁环连接,那头是半圆的铁钩。

铁钩挂在桶梁中间,满满的两桶水经由扁担搁在爷爷的右肩上,那时候爷爷年轻,扁担一颤一颤,桶里的水左右摇晃着,眼看着马上要跳出水桶边缘了,你正惊讶水会不会洒出时它却恰到好处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就这样一颠一颠的两只水桶颤颤巍巍跟着爷爷回家。

从泉水池边出发,爬上一个小土坡,再走上十来步,向右一拐就是奶奶家的胡同。

胡同的两边是土墙,过一大段土墙就会看到用石头垒成的一截短短的石墙夹杂在土墙之间。

石头墙上的石头有大有小,从侧面可以清楚地看到石头的纹路,每块石头呈椭圆形,不知经历了多少年河水冲刷才形成今天的模样。

那时候爷爷去挑水一般带表哥去,我呢!喜欢跟在表哥后面,我们爷孙仨早上起得早,往往会在奶奶做好饭前挑两次水。

记得表哥曾指着石头墙问爷爷:老爷:石头墙不用泥巴粘着为什么不会倒?

爷爷卸下肩上的扁担蹲下,用手指着石头墙说:你看上面一块石头正好放在下面两块石头中间的缝隙上,每排都是,这样压住就结实了。

我和表哥仔细打量着石头墙上的缝隙,果真如此!爷爷挑起水桶继续往前走,胡同里住着三户人家,奶奶家在中间。

奶奶家的门楼很结实。门楼顶部的瓦片倾斜着一层压一层摆放。门框和门扇是木制的,门框外边有粗粗的圆柱,圆柱也是木头的。圆柱外边是用方方正正的长条石块砌成的弧形门洞。

爷爷小心翼翼地踩过石阶,跨过半尺高的门坎,担着水穿过压得很瓷实的黄土小院,两只桶稳稳地停在正房门前的台阶下。

院子里有五间坐北朝南的正房,东边是猪舍,猪舍里有一颗很粗很粗的大枣树,西边是三间房子,一间放粮食,另一间是杂物间,一间是茅厕。

南边有三间房。一间柴禾房,一间毛驴住的房间,中间隔了一条宽宽的水道,再过来就是大门楼。

五间正房分为两套,一套三间是奶奶和爷爷住,另外一套两间是爸爸妈妈住。

四根有半抱宽的圆形木柱将五间房子分隔开,从外面看上去是明显的一间一间的房子。

但走进去却不是这样子的。那套大的两间其中有一间做了土坑,土坑的旁边是灶火,一进门的右边是风箱,左边是大水缸。

爷爷拎了一桶水,走上台阶,跨过门槛。把门稍微往前拉了拉,拎起水桶将水倒入水缸中,表哥与我一人一边吃力地抬着水桶好不容易放到水缸边,再由爷爷拎起来,倒入水缸中。

我俩一人拎着一只空桶放在大门洞,表哥把扁担拿过去立在门洞墙上。

小不点们陆陆续续起床,跟在爷爷的身后去喂驴,那驴身上的毛皮黑黑的发亮,爷爷把扎好的草段放在喂驴的铁槽里,驴边吃边甩尾巴。

这时候奶奶的饭也做好。爷爷盘腿坐在火炕上抽起旱烟袋,眼睛吧嗒吧嗒看着奶奶给他盛饭。

我们嬉戏着跳上炕,弟弟妹妹们也跟着跳上炕,争着抢着想和爷爷挨着坐,爷爷往后挪了挪身体,空出来大一些的热炕让他们挤着坐下。

奶奶家的炕可大呢!晚上睡觉人挨着人可以放十个大人,我们小孩子睡的话,可以调脚睡,一个头朝下一个头朝上,那样子的话就可以睡得更多。

炕上白天吃饭,写字,会客,都围着坐在炕上。炕是满间炕,炕占据了整整一间。

一进门两步远的地方放了一个深红色七尺长的长柜,柜子正中央摆放了一个坐式梳妆台,旁边各摆着一个老祖宗留下来的蓝花瓷瓶,白底蓝花,上面刻着龙凤图案,很好看,也很值钱。

长柜挨过来放着一个橙色的柜子,大概有红色柜子的三分之二长,橙色柜子上面摆着坐钟,坐钟的下摆是一个厚厚的小铜片,左右摆动着,发出很有节奏脆生生的声音。

每到整点发出的声音更加铿锵有力,几点就会响几下,即使站在院子里听着响声也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

橙色柜子和炕之间有一人宽的一个位置,我们脱下来的鞋子被奶奶摆的整整齐齐,排列着放在那里。

与橙色柜子一个方向的炕上放着全家的铺盖,叠得方方正正,上面还有一个蓝色的单子有棱有角地遮住所有的被子和枕头。

坐在被子的前面,爷爷的对面,我正对着窗户,窗户占据了整个南面一堵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窗子,窗子上全都是正方形的格子,不知道有多少个方格,我曾经数过,但数来数去,最终也没数见总共有多少个。

格子是用木头条分割成的,每个格子比巴掌大一些,格子上全部糊着白色的薄薄的纸,窗户中间格子里的白纸上贴着窗花。

窗花的图案多种多样,有花鸟、动物、人物等,每张窗花都是奶奶与姑姑的杰作,每年爷爷会对着窗花教我们:二龙戏珠,百鸟朝凤⋯⋯

网图侵删

爷爷还会为我们讲过年贴窗花的寓意:用剪纸表达庆贺春来人间的欢乐心情,让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

方格窗子下面是五大玻璃。每块大玻璃装在窗框中,窗框很宽,看上去很结实。

每到冬天,奶奶在家里做饭,外面天气冷,那大玻璃的窗户上就会结了冰凌花。

有的像马,有的像花儿,还有的像人,更多的时候他们特别像奶奶村子旁边的山。

小孩子们把头摁在玻璃上,了哈!哈!使劲儿哈哈气,哈气多了就会把原来的图案变成另外一个图案,谁哈的图案先出来,谁就会高兴地站在炕上跳上跳下地喊。

这个时候奶奶就会说:别喊了,别跳了,把炕跳塌了,晚上不能睡啦!我们才不听,我们正高兴着呢。

奶奶家长柜子靠着墙,墙的后面是另外一间屋子,这间屋子是储藏室。

储藏室里有一个立起来的深红色的柜子,柜子里有好多好吃的,有二叔从东北带回来的,还有三叔从轩岗煤矿那边带回来的。

奶奶会变着法儿地给我们从里边取出来好吃的,一份一份的分开。

弟弟的那份他常常不舍得吃,存着存着就让我们给拿走了,吃掉了,不过弟弟也不和我们争,他从小就是那性格,别看他笑,他常常让着我。

爸爸妈妈住着的那两间屋,因为是结婚时候重装裱的,炕上有很新的炕围画。

炕围画也叫墙围画,俗称“炕围子”,是山西民间一种地域特色鲜明的造型艺术,融壁画、年画、建筑彩绘于一体。

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以火炕为床,为防止墙土脱落弄脏被褥,人们就以胶水调制白土沿炕边墙上涂盖“围子”。

炕围画属于家庭壁画,原平、代县一带喜用青绿色。以原平炕围画为代表的晋北炕围画,画风细腻,设色艳丽,构图饱满,明朗豁达。

原平炕围画曾在北京展出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原平也被称作“炕围画之乡”。

网图侵删

2009年,经山西省政府批准,原平炕围画列入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小的土生土长的四合院,融入了我们几代人的喜怒哀乐,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奶奶家的小院子。

雨果曾经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家乡的一砖一瓦常常牵动着游子的心。何时,我们能再聚故园,一吐思念之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