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在越来越“聪明”中一事无成
![](https://img.haomeiwen.com/i4373672/47b2bfac00e9cf92.jpg)
随手翻开久违的日记本,蓦然发现已经很久没有动笔了。
从中学起,我便有着写日记的习惯,家中日记本写了一大摞。
回想起来,学生时代的我,干什么事情都透着一股子傻劲。
刚读大学那会儿,记得有一天晚上正要写日记,宿舍却停电了,我便一个人跑到阳台上借着月亮的微光接着写,这事还经常被舍友提起笑话一番。
那时候的日记都是连续的,每天都写,从来没有因故中断。
那时候还爱跑步,碰到没场地,就到外边马路上去跑,决不会主动放弃锻炼。
刚工作那会儿,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自己能干的,从来不会推三阻四,干什么都特别卖力,不怕苦不怕累,从来不会偷懒。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忽然发现自己没那么“傻”了。
写日记,有时工作太忙了,就觉得何必把自己搞那么累,改天再写吧,也不差这一次。
本来订的计划每天健身,或是没心情、或是有事忙,总是很轻易的就说服自己放弃了。
工作中越来越圆滑,遇事首先想的是该不该自己干,能不能推给别人,慢慢懂得磨洋工和偷懒耍滑了。
对自己起来越宽容,做事越来越懂得变通,我真是变得越来越“聪明”了。
以前的自己,虽然累点,但每天过得很充实,工作也非常有成效,能学到很多东西,能力素质提升非常快。
现在,则恰好相反,自己这两年越来越感到难以进步,甚至在不停地倒退。
如果意识不到这点并真正有所改变,我肯定真的会在越来越“聪明”中一事无成的。
看看历史,能做成些事的,往往不是聪明人,而是些懂得下笨功夫的人。
坚持每天写日记的,一个很出名的就是曾文正公。
他不仅每天写,而且坚持用楷书写。
曾评价自己说是“中人之资”,他是真的不聪明。
有这样一个笑话,小偷到他家偷东西,躲在床底下等曾国藩读完书睡觉好下手,结果一篇短短的文章,曾就是背不下来,连小偷都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跳出来说:”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
但他的厉害之处就是能下笨功夫,他打仗到哪儿都是先扎硬寨、狠挖壕沟,从来不打什么神仙仗。
连毛泽东都很佩服他,说他是地主阶级里最厉害的人物。
傻,是一种执着,一种追求,一种付出;笨,则是一种最高明的方法;而聪明,只不过是一种妥协,一种屈服,一种阿Q式的自我精神胜利法。
再想想自己,这一个月来,工作和生活上经历了很多事,没心情、没时间、没条件,公号和简书都没有及时更新,总是能给自己找到借口,总是能轻易原谅和宽容自己。
当然,这些都是借口。想做一件事,自然就有办法;不想做一件事,自然就有理由。
算来写简书也将近半年,但更新频率一直很低。
虽然为了追求质量,每次都迟迟不能下笔,自己要求自己没有新意的不写,不够深刻的不写,写不出思想的不写。
但我也很清楚,凭自己现在的水平,写多了也写不出来。但没有量也就无所谓了,还是要先保证量。
从今天起,加快更新频繁,没有任何借口和理由断更。当然不敢说篇篇精品,但必须是篇篇用心,篇篇有思。
古人讲,除死无大事,无论怎样,坚持每周至少更新两次,保质保量。我把话放在这里,作为承诺,给自己加点压,也请大家监督。
我相信,我一定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大家好,我是夜风,文章均为原创,无思想不写文,欢迎加我微信交流:loveleslie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