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及遗忘规律

2020-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怒放的叶子
遗忘是记忆的一部分

今天想谈一下遗忘及遗忘的规律。先来讲一个故事,有一位水手因为年轻时过度酗酒导致大脑海马体萎缩,患上了遗忘症,他大脑的时间因此“凝固”了。任何新的知识都只能保存数秒或几分钟,随即就消失无踪。对于新认识的人,他在对方刚做完自我介绍的时候就忘记了对方是谁。虽然他的实际年龄已经有五六十岁,他却仍然以为自己只有19岁,于是每天都会被镜子里的自己吓到,不明白面前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底是谁。

听完了,你会不会觉得有些悲伤?遗忘原来能给生活带来这么大的影响。事实上,即便是没有遗忘症的普通人,也无法躲过遗忘之手对记忆的掠夺。

除了那些罕见的记忆超群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把所有知识永久保存在大脑中。可以说,遗忘是记忆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无论我们为了牢记某些事物花过多少心思,都需要接受遗忘的现实。

正因遗忘在所难免,我们需要对遗忘及遗忘的规律有所认识。

从定义来看,遗忘指的是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可以说,遗忘是记忆的反面,记住了就是没有遗忘,遗忘了就是没有记住。

既然遗忘和记忆一体两面,想要搞清楚遗忘,不妨先从记忆入手。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编码、存储和提取信息的系统,要想记住一件事,需要经过三个连续的阶段。首先是瞬时记忆,也被称为感觉记忆,它的容量很大,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但保存的时间很短,比如刚刚看到的画面、听到的声音,闻到的味道等等。其次是短时记忆,也叫工作记忆,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内,它的容量很有限,一般是5~9个项目,多了就顾不过来了。最后是长时记忆,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它的容量是无限的,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有着最深远的影响,是构成我们思维、性格、行为处事特征的基石。不过要把信息最终转为长时记忆,却并不容易。

首先,信息记忆的颗粒度是有区别的,大脑会挑挑拣拣,有些能记住,有些掉头就忘了。一般来说,我们会对哪些信息做出最完整与准确的记录呢?

一是我们注意到的信息,毕竟人的注意力有限,那些你不曾特别关注的事只能是过眼云烟。二是我们感兴趣的信息。三是让我们产生情绪唤起的信息,初恋时的甜蜜,失恋时的悲伤,情绪是记忆的催化剂。四是与之前的经历有所联系的信息,正如朋友的朋友更容易成为朋友。

如果一切顺利,我们会记住那些想要记住的信息,可事实远远比这要复杂,有很多因素会干扰记忆。

长时记忆的遗忘或者是因为自然的衰退造成,或者是因为干扰造成。先摄入大脑的内容会对后来的信息产生干扰,使大脑对后接触的信息印象不深,容易遗忘,这叫前摄抑制;后摄抑制正好与前摄抑制相反,由于接受了新内容而把前面看过的忘了,使新信息干扰旧信息。

如何运用这一规律来强化我们的记忆,避免更多遗忘呢?“睡觉前”和“醒来后”的时间是两个绝佳的记忆黄金时段!睡前的这段时间不会受后摄抑制的影响,可用来复习。早晨起床后,不会受前摄抑制的影响,可以用来记忆新内容或再复习,这样就会记忆犹新。

另外,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也会产生影响,这叫系列位置效应。比如开头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叫首因效应,系列末尾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叫近因效应。根据这个原理,如果我们做一次讲座,最好把重要的信息放在前面或者后面,不要放在中间,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掌握记忆的规律,会帮助我们更大程度上克服遗忘的阻力。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他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画了一条说明遗忘进程的曲线,被称为遗忘曲线。

该曲线对人类记忆认知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曲线能够看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

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大名鼎鼎的遗忘曲线

由此我们得到启示,为了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要及时地复习。如果不及时复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多内容就会被忘记,要赶在还没有遗忘或忘的比较少的时候赶快复习,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 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 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虽然遗忘会变成学习的阻力,让我们必须付出额外的努力,才能把重要的知识记住,然而,遗忘并非一无是处,它也有着积极意义。

遗忘的正面作用之一,就是“垃圾信息过滤”功能,这一功能使得人的大脑能够专注于某一件事,只让该出现的信息出现于脑海,而把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给屏蔽掉。就像你要输入一个新换的电脑密码,就必须屏蔽掉对老密码的习惯记忆。遗忘不仅是一个被动的衰减过程,更是一个主动的过滤行为。

没有遗忘就没有记忆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比约克说:“我们以为遗忘是件很糟糕的事,是大脑系统的败笔,但实际上,遗忘往往是学习的良师益友。”你已记得的各种观念、感知、数据等都散落在大脑中盘根错节的神经元里,如果记忆的确就是回想起这些,那么,遗忘在大脑运作中的作用就是屏蔽掉大脑中的背景噪音,或者说静电干扰,让大脑把该输出的信号输送出来。输出的清晰度与屏蔽的强度息息相关。

从心理层面来讲,假如没有遗忘,人类也不会有如此强大的心理自愈能力,那些不愉快的过去,曾遭受的痛苦,如果无法被时间冲淡,我们的心灵将不堪重负。

事实上,即便是正常的遗忘,也就是那种让人为之哀叹、被动的的记忆衰退,其实也有助于继续的学习。当我们提取储存的信息时,为了能强化“习得”,一定程度的“损耗”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一星半点的“遗忘”,对长远的学习就没有任何好处。这就跟锻炼之后的肌肉一样,先损耗,后增长。

19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观察到,“假如我们把一切都记在心里,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差劲得像是什么都没记住一样。”

人类的记忆其实是一个解释性的系统,并不会准确和客观的呈现事情本身,而是会呈现出我们对于世界独一无二的认知。遗忘在记忆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重构记忆。对于遗忘,我们有必要更加全面地认识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