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铅华,他还是他
对于《芳华》这部电影,看了好多从各个角度都说的挺透挺有理的评论。只因看片的过程,就一阵阵被“触摸”,右眼不住流泪,有时候汩汩的被音乐带着起范儿,有时候是一颗颗滑到鼻尖冰凉凉到心底,有的是直接淌进嘴角,涩的让胃都跟着痉挛……就也想记录下自己的感触,不求多客观,也因为本来人就是有情感不能够纯客观的,文字就是写我心的,表达就是有立场的,能够如作者和导演那般用心和真实就好。
在美国看,买票发现英文名是Youth。青春,想来也是贴切吧。如《芳华》的书名一样,可以从中看到对那个单纯底色下有鲜血和扭曲的人性的特殊年代的讽刺,也可以嗅到到对那个年代那群人还有一抹芬芳一捧温柔的慈悲地对待。青春也一样吧,美的曲线,美的面貌,美的笑容,还有无忧无虑情感明朗又纯粹的时光;转头绕过眼光下晾晒的飘逸衣衫,又是暗流涌动着的心思和不停交织着的复杂眼神,成长中的阵痛和渐渐浮现出人性各种缺憾的阴影,当然还有无法对抗的不知道是时代造就,还是从古至今都缠绕着人生的不可测的残酷的命运。当时在大学听老师讲电影,说到青春片,就说拍的好的都是残酷青春,当时只觉得拍的复杂,不够理解,后来发现这似乎是必经之路,只是每个人“青春期”早晚的问题。后来《蒋勋说红楼梦》也把《红楼梦》讲成青春美好和青春梦碎的故事,才慢慢将“青春”与“残酷”配对成功。
《芳华》可以说又一次吧,把那些掺和在一起复杂的东西,对立的,分裂的,矛盾的,见的人见不得人的东西通通铺陈出来。再美好的青春的身体和娇艳的灵魂后,也有自私自利,以践踏他人尊严为乐的丑恶灵魂的存在。冯小刚的画面很美,油画的质感,跟着人物情绪和情境所变幻的色温和道具搭配,可以有鲜红色西红柿🍅和小女兵可爱调皮的娇嫩的笑颜,也可以有那一抹沉重地黑色幕布和一个时代结束时的巨大迷茫的阴霾感。在台前享受着大红花和热烈掌声和不断拥戴的最美的人,实则是每个相称之下不那么美的人心中最想要去“腐蚀”和污染的人,而最终因他合理人性而导致“理想人设”的倒塌,却成就了普通人的更肮脏的臆想。就是要把台前年轻那男女女们拍的那么美,就是要把战争拍的那么血肉横飞不忍直视。
可编剧和导演还是忍着不全释放出去的,没有那么肆意的批判,也没有给个好故事做结局,就说人最后都有着差不多的人性欲念和残缺,就到这个程度而已。有不少人会觉得冯小刚在自己的文工团的美梦上花了太多心思去渲染和打造,特别最后的片尾响起,一暮暮漂亮的人儿和场景加上韩红唯美的《绒花》,就是要给观影的人不至于去不断想象可预见的”美好“主人公,刘峰和何小萍的依旧平凡,可能还更加落魄的人生。让走出电影院的人多留点漂亮的影像。我可以说,正是有这一幕好看的映衬,才更会觉得在小站简单抱抱的两个人,那土黄色的墙壁下两张沧桑的脸,是那么让人沉重。
导演和原作者的亲自编剧是用了心思和真情了,不管是不是脑洞让我将,相比较于小说,更加简单和美化了的情节,去与小说中刘峰是被”阉割“的人的年代背景所映衬。我觉得文字是更容易表达出复杂性和立体感,电影有了形象就是会多少限制点想象力,在加上在哪个年代都没有改变的所谓大众接受度,作为电影总是要更大众化,更平易近人些。如果想表达的东西刺的辣的人睁不开眼,根本很难让人打开心扉去接受,大众的艺术也是要讲求方法去把想讲的东西一步步带着人进入到那个情境去。《芳华》的这个程度,的确能够把大众带进去,还能跟着去看去思考些主创人员想让大家去看去感受的东西,这种分享本来就是值得鼓励的,因为大多数人是思前想后,顾虑太多,或者清高到不愿”妥协“,有就比无强了一些。人物的确不如小说立体丰满,人物命运也没有小说那么意想不到,可最重要的信息都带到了。
不知道是不是严歌苓吕在美国的相当平静的生活,更能够反衬出她当时那个年代的如履薄冰和惊心动魄。也许是我接触的美国人还不够多,现有的经验也让我觉得作为一个社会状况稳定的国家,确实大多普通人都过着很平静很规律的生活,可能从祖母辈就这样过活了,没有什么大的变故,心中也是有了一个安心的图画。是个你不想发生新鲜故事,就很大可能什么都不发生的生活环境。可中国一直都不同,似乎一直都在有着大大小小的事情发生,人都在一种还不可预知未来的状态中,对未来的担忧和揣测很多,对当下的专心很难做到,都是希望来日可期,而很难做一辈子和尚撞一辈子钟。你不能游离圈子之外,都害怕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人的选择是含有太多他人的寄托或者希望。想比美国人,他们就傻很多,也是太久没有让人惶惶不安的事情了。反而,严歌苓在这样的环境里,更能够看到回忆中岁月静好背后的颠沛流离。
喜欢刘峰这个人物,就是喜欢,像相信“好人”这个物种一样,相信刘峰这样乐于助人,多感激大于麻烦他人和怨恨,这样的设定。他越是炸坏了胳膊,还是贩卖盗版书为生,都可以看到他的美好与善良的光。所有人洗尽铅华,灰色流一地,可我相信,刘峰冲掉了泥水,还依然是干净的他。有的人就这样,洗尽铅华,他还是他。所以用不着感叹,用不着崇拜。这样的人呢一定还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