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读书笔记(四)

2021-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NJUST江波

第四章 物理层

物理层位于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底层(TCP/IP体系结构中的物理层功能是集中划分在最低的网络访问层中),负责在物理传输介质之上为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原始比特流(即二进制代码)的物理连接。

4.1 物理层概述

4.2 数据通信基础

4.3 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

4.4 数字基带信号编码

数字基带传输需要把原始数字信号编码成数字基带信号。常见的数字基带信号有矩形脉冲、三角波、高斯脉冲和余弦脉冲。

4.5 信号调制与解调

数字编码后在信道中直接传输数字信号,仅适用于近距离传输(如在同一局域网中)。对于复杂的网络环境,需要将基带信号进行调制,变换为适合信道传输的形式。

4.6 物理层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传输媒介):数据传输系统中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线路。分为:导向性传输介质和非导向性传输介质。导向性传输介质:信号被固定沿着信道的一个或多个方向进行传输的介质,特指有线计算机网络中所使用的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非导向性传输介质:信号在信道中的传输没有固定方向的传输介质,如空气中的无线电波、电磁波,通常是特指在各种无线网络(如WLAN、卫星通信)中所使用的传输介质。

4.7 信道多路复用技术

信道复用(Channel Multiplexing)技术:把一条高带宽的信道划分成多条小带宽的子信道(逻辑信道),从而在一条信道上同时进行多路低带宽需求的信号传输,进而提高信道的利用率。主要有: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Multiplexing,TDM)、波分复用(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和码分复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CDM)。信道复用需要在发送端有“复用器”,同时在接收端有对应的“分用器”。

4.8 物理层接口

常见的接口标准:RS-232、RS-422与RS-485标准。
RS-232接口(EIA RS-232)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串行通信接口。该标准规定采用一个25个脚的DB25连接器,对连接器的每个引脚的信号内容进行了规定,还对各种信号的电平进行了规定。
RS-422改进了RS-232通信距离短、速率低的缺点,定义了一种平衡通信接口,将传输速率提高到10Mbps,传输距离延长到4000英尺(速率低于100kbps时),并允许在一条平衡总线上连接最多10个接收器。RS-422是一种单机发送、多机接收的单向、平衡传输规范。
RS-485标准增加了多点、双向通信能力,即允许多个发送器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同时增加了发送器的驱动能力和冲突保护特性,扩展了总线共模范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