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故事

就是要让农民在农村过的不好

2017-08-23  本文已影响0人  Z刀

今天听两个村人聊天,从中印边境问题谈到美国亚太再平衡,进而说到因为环保检查导致的村镇工厂停业整顿,两人想到即将不保的饭碗,异口同声的骂了一句:TMD!

当时我好想跟他们说:“这还看不出来吗?就是要让农民在农村过的不好,要不然,谁会进城!不进城,怎么拉动GDP!”

先说一下我这边的情况,我所在的县是全国经济百强县,农村的老百姓相对来说比较富裕,而市区房价已经有突破一万一平的了。

这里的人民既能吃苦又善于钻营,我生活的镇上就有大中小微型企业360多个,创业者们基本都是白手起家,不论企业规模大小,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乡村企业家,以自己的胆识、智慧、勤劳闯出一片天地。这些人,是农村里先富起来的一小群人。

最近几个月全国许多地方都在刮环保风暴,当然也刮到我们镇上,现在所有的企业都在停业整顿。抓环保永远是政治正确的事,让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好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当环保和吃饱对立起来,这就是一个问题了。

农民,本业是种地,但是当地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低的可怜,粮食收购价低的更可怜,种一亩地,去掉种子、化肥、灌溉等成本风调雨顺的话还能剩千把块钱,这还不算人工成本。光指着种地最多只能解决温饱!

但是光吃饱不行啊!老人会得病!孩子要上学!婚丧嫁娶都要钱啊!

幸而,镇上企业不少,村里的中年人和部分青年人可以在厂里做工,避免了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命运。而且由于村镇上基本没有外来人口,工人相对稀缺,保证了他们的高工资,部分技术好的工人月薪能上万,当然挣这份钱很不容易,十分辛苦。

不过这条路正在被堵死,随着环保督查的深入,大部分企业将被迫取缔,依附于这些企业的工人也将失业。

并且,农村的另一大副业——养殖业也因为环保要求而被迫取缔:农户不能养猪,养鸡不能超过十只,小规模的养殖场都限期停业,唉!没活路啊!

其实在农村生活成本比较低,拿衣食住行来说:不必像上班族一样天天打扮的光鲜亮丽,吃的粮食和蔬菜都可以自己种;房子是自己的,没有房贷;活动范围也比较小,虽然很多人也买车,但是一天跑不了几公里。如果两口子都在工厂做工,家庭收入基本能达到六七千块钱,小生活可以过得滋润而体面。

但是,这样怎么行!现在就指着消费拉动经济了!

之前的手段是卖房,从农村走出来的青年,见识了城市的灯红酒绿后,自然不愿再回单调土气的农村老家,但是要在城市立足,房子是个硬指标,于是首付耗尽了家中的积蓄,房贷透支了未来的收入,而GDP飞涨!

现在大城市的房价已经高到了普通家庭买不起房的程度,而且大城市也摆出了一副不欢迎低端人群的冰冷面孔,虽然低端人群这个词涉嫌歧视和政治不正确,但这就是事实,事都做出来了,还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其实城市化不只是大城市的城市化,更是小城市的城市化。小城市只是规模小、人口少,但是生活方式和大城市是相似的:什么都要买!

买就行!花钱就行!消费就行!

被从大城市赶出来的低端人群(主要是从农村出来的务工者)是不会回到农村的,因为那里没有出路,否则也不必背井离乡的在外漂泊,他们只能向小城市汇集。原本在农村有出路但是现在被搞得没出路的农民迫于生计,也会选择去小城市。他们的积蓄不足以支撑大城市的生活,但是可以在小城市谋出路,可以干个小生意,或者至少可以送个外卖,待在村子里,叫个外卖都没人送。

于是,刚过了几年舒心日子的农民兄弟,又被牺牲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