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格局都是鬼话
胸怀都是被憋屈撑大的。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又不见得都能做到。
与其说谁格局大,倒不如说是考虑得相对周全。经过反复推演之后发现,进一步得不偿失,索性就选择退一步,或者原地不动。
看起来很憋屈,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凡是有点办法,谁愿意憋屈?
什么胸怀,什么格局,都是鬼话。骗人的鬼话。要么是人骗人,要么是自己骗自己。
假如真是利大于弊,很多人宁愿不要什么胸怀,哪怕丢了格局,也不愿意自己憋屈。
可惜我们都是普通人,打人一拳,难免就要被现实踹上一脚。稍加权衡,还是不打那一拳比较好。
毙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能少干就少干。更何况很有可能是,毙敌一千,自损一千二,甚至更多。
选择憋屈,和选择嚣张一样,都是权衡过后的选择。哪怕再随性的人,再不过脑子,也是会思忖一下的。
就像我们面对很多不合理的事,面对不合适的人,心里总是觉得不对。
对和不对,分谁看,分从哪个角度看。这其实是借口。
绝大多数情况下,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
之所以我们选择模棱两可,或者给自己找个说服自己的借口,大概是因为我们选择了退让。
因为只有退让,才会有好果子吃。如果不这样,怕是就要吃家伙了。
趋利避害的心态,繁冗复杂的社会,造就了我们的怀柔和所谓的圆润。
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相对过得舒坦些,至少不用直面那些可能带来的最直接的痛苦。
正义虽然不会缺席,但是却往往喜欢迟到。
等正义来了,你也痛苦过了,就算是给你平反昭雪,又能如何?
这是一种大众思维,你我都是如此,几乎很少有例外。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不这么想,也不会为了些许的痛苦而退让。这一部分人,大多被贴上了“偏执”的标签。
如果执着追求自己的权利都变成了“偏执”,“理想”就没有活下去的土壤。
所以那些少有的成功人士,大多数都实现了理想,也大抵都是个“偏执”的人。
在他们没有成功之前,“偏执”的帽子一直都被紧紧地扣在头上。
当他们成功以后,那些写书的人,又喜欢给他们扣上一顶“持之以恒”的皇冠。
哪有什么天道酬勤?不过是教导我们要懂得努力罢了。
很多时候,选择大于努力,资源大于选择,权力大于资源。
天道酬勤其实就是个幌子,一个一些人骗另外一些人的幌子,一个一些人用来麻痹自己的幌子。
其实很好理解。
大多数人出生在起跑线上,少部分人出生在起跑线的后面,还有一些人直接出生在终点线上。
有些人注定没有那个智商,就像有些人注定不会太有思想一样,有些人偏偏就只剩下“勤”了。
事实上,你再勤,也不见得能得到老天的垂怜。
勤,能解决温饱就不错了。
胸怀再大,也解决不了各式纷杂的问题。
这世界就没有一招鲜吃遍天,还是多些本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