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家书22)

2024-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是风之彩

原文: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 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这是《大学》最后一段文字。作者以十分犀利的语句,提出治国平天下的核心价值观“不以利为利,而是要以义为利”。纵观千年历史,大凡遵循这个核心,朝代就能持续;大凡违背这个核心,终被历史大浪淹没,功亏一篑。

很喜欢这段警示语:能坐得起四匹马拉的车,哪里还会盯着饲养鸡呀猪呀的小利呢?人得有长远一点的眼光,不要被眼前的小恩小惠遮住眼睛。

伐冰之家就是能在祭丧中用得起冰块的人家,也就是富贵的卿大夫一类的人,就不要再去养牛和马。而那百乘之家(获得了封邑采地)千万不要养那些搜刮财富的家臣,与其有这种人,宁愿有偷盗财货的家臣。

这里作者为什么要极言之呢?这是清醒点拨,如果养了一心谋财的家臣,貌似为你的家族利益着想,其实这样的家臣将利益放在首位,丧失了对义的坚守,天灾人祸必然就离你近了!即使周围有好人,对此也无能为力了!

这一段反复强调,国不以利为利,要以义为利。小人之心,则无处不牟利;小人执政,则国家必无宁日。当国家不再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而是以国民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国家就不再是排他的封闭体系,国家只能是手段,百姓的利益才是根本,天下才是目标。

有很多人,觉得我挣钱搞事情只要不触犯法律就没问题。事实究竟什么样,且不急于下结论吧。身为作为国家公务人员,执行公务代表国家,思想理论及言行举止须符合义的要求,不能有私心杂念。《孟子·告子下》中说: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侍奉)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离开)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失败)者,未之有也。

这段话其实说得再明白不过,凡以利益之心交往相处,最终结果没有一个好的。所以不论是工作关系还是亲人之间,都不能被利益之心蒙蔽双眼,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坦荡荡”表示心地平坦宽广,没有私心杂念干扰,使人心神安定;“长戚戚”则表示心中有太多的欲望和担忧,导致情绪不宁,神情焦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