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里的一盏明灯守望槐花湾

【随笔】与晚报的“一见钟情”

2020-12-25  本文已影响0人  大侠如风

        结识晚报,缘于2018年那个恬静的冬夜。一位朋友在微信群的贴出《德阳晚报》的征稿启事,上面有晚报的栏目介绍,体裁要求,投稿邮箱等信息。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把一篇散文《山村的喜鹊》投进邮箱,然后,开始等待。

        一个周二的傍晚,有人在微信上加我好友,备注是晚报编辑,我的心情瞬间就开花了。随后,我被拉进“晚报玩主部落”微信群,在一阵鞭炮声中开始了新的群聊时光,记得很清楚,我是群里第96名群员。第二天,文章见了报,我专门解释了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杨俊富老师的同名诗歌,编辑老师还顺道表扬了我一句。

        我是1990年从重庆来到德阳读书的,在警校时跟着著名诗人沈前祥老师学习写作。从1991年开始,陆续在德阳及外地的报纸和刊物杂志发表作品,并在1996年12月加入了德阳市作家协会。刚参加工作那几年,白天在单位忙碌,夜晚要熬到两三点。在我的案头,草稿纸码了一大摞,笔记本记了五六本。我在经常往外面寄信,偶尔收获一些喜悦,更多的是苦涩。持续到1997年我就停笔了,因为成长了,奔忙了,油盐菜米成了生活的主角,文字不养人,只醉情怀。

        然而,文学的火苗一直在心底燃烧,到了2018年,在文朋诗友的鼓励下,我又回到文字的世界。重新拿起锈涩的笔,从记流水账、写日记开始,在《简书》上涂抹写画、长吁短叹。慢慢地,文字的感觉回来了,诗情画意跃上纸面。但是,离开文学圈太久,写好的文章却不知道向哪里投稿,无数次投稿报端的邮箱,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直到遇上了晚报,来到一个温暖的部落,文字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变成一枚枚油墨馨香的铅字。得说说我们这个部落,这是一群由晚报编者和作者共生的玩主聚落,情怀和才情随时都在燃烧。每个工作日的清晨,燃编把一张新鲜出炉的副刊放在群里,若干领读者会来接龙,读报与评论,欢歌与笑语会在这网络空间蔓延很久很久。部落从不打烊,时有低徊高亢的戏剧声传出,悠扬的竹笛声飘来,悦耳的口哨声婉转。如果群里略显沉默,会有红色包裹把大家唤醒,然后送你一句暖语。

        欢乐时光不仅是字面上的彼此欣赏,晚报部落把搞事进行到底。燃编策划一场“初见”,让平日里在群里插科打诨的群友们奔了现,多少人奉献了自己的“第一次”。我和其他三位玩主也第一次登台表演“三句半”,胖嘟嘟的剧照会让余生回味良久。晚报的征文活动,很多玩主都参加了,我们三句半兄弟又一次登场,歌曲串烧把整个征文活动推向高潮。部落里经常举行的文学讲座、创作分享、诗词赏析,让我这个文字的“半罐水”受益良多。

        近两年来,我在《德阳晚报》发表散文16篇,诗歌12首,也有一些文章面世于全国各地公开报刊。可以说,晚报是我文字路上的摆渡人,甫一相逢,便已一见钟情。如今《德阳晚报》功成身退,新的《纵目》周刊即将闪亮登场,期待红红火火的好春光。

        那是因为,部落仍在,玩主也在,欢乐会永恒。

故乡的红月亮 夜幕下的天马山 冬的深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