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晨读感悟-下山记

2017-07-27  本文已影响0人  南多先生

城北的断崖那边有一个很破旧的小庙,里面住了一老一小两个和尚。一晃十余寒暑过去了,这年小和尚十二岁,老和尚自知寿命将尽,想把小和尚交予城里寺庙的主持师弟照管。他把小和尚叫到身边,嘱咐了相关事宜,并从枕头下拿出一卷书和一封信交给小和尚,便安然辞世了。

料理完师傅的后事,小和尚很悲伤,城里那么远,要出去还要跨过门口两丈宽的深谷,自己怎么能行呢?就这样愁闷地又休息了两日,想起师傅的教导,事在人为,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他决定不再耽搁,要想办法启程了。要去断崖另一边需先搭一座桥,于是他每天伐些木头,抬到崖边。过了三日,他看木头差不多够了,就开始搭桥。因为只有一个人,木头又都是碗口粗的,搭起桥来十分费力。有很多次他都想放弃,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第三天日落前,终于把桥搭好了。次日一早,小和尚背了行囊,带着师傅的书信和那卷书上路了。走过桥,回身伫立良久,行了一个佛礼,转身下山了。

第一天,循着依稀可辨的山路走了一天,在黄昏前投到一户农家,讨了些饭食,并在此借宿。晚上与主人问路时,得知此地距城有尚有五百余里,且前面均是少有人径的深山老林,怕是无路可寻。见是这般,小和尚忽然记起师傅交予的那卷书,便从包袱中取出,借着烛光翻看,原来这是一本前人所著的地理志,里面记载了作者对山川地貌之考察,并兼有时人结合自己所知对其作出的指正,但无可考证。小和尚思忖之际,主人跟他说,不妨看看有无本城的相关内容。小和尚心一喜,忙去翻看。果然在书中找到了本城的地理考察记。读着读着,眉头渐渐锁紧。主人问他书里可有什么有用信息。小和尚告诉他,书中说由于本城地形怪异,难以实地考察,所以书中关于本城的内容均为道听途说,又夹杂有神怪传说。小和尚犯了难,寻思这可如何是好。主人在一旁也陷入深思,忽然眉头一展,说前些年,倒是有人从城中来过这里,当时自己还很惊讶,因为已经许多年没有人走出过这片深山了,所以他当时还特意问了是怎么走到这里的,不过因为年深日久,自己也并不在意,所以记不大清了,只依稀记得途中一些地方是怎么走的。小和尚忙向他请教,他把自己还记得的都说给了小和尚听,小和尚又多了些认识。因夜已深,当晚便睡了。

次日拂晓,小和尚拜别农人,就出发了。结合书上所述和农人的话,走了约摸二十里,前面又没了路。此时他心念,光靠书卷上的知识和前人的经验是不行的,要想走出去,还得自己去探索。就这样,他逢山溪水流湍急便沿河下行至水浅缓处涉过,遇到有高坡就登高四望寻找方向。

晓行夜宿,又走了七日,终于看到城门。向城门守卫打听要去的寺庙,得知该怎么走,就一气赶过去了。来到寺庙,向门僧言明来意并呈上书信。门僧将其引入客厅,携书信去告知方丈。方丈看过书信,出来见到小和尚,非常惊奇,因为数十年来,都不曾听闻有人走出过那片深山。小和尚将这些天来的经历一一道来,方丈听罢,微微一笑,取出书信让小和尚看。只见信上写道:

世事皆不易,识己为最难。

心门若不开,何能走出来。

架桥练心性,寻路多动脑。

他人言不尽,终须尝试找。

能从山中出,必然有所悟。

小僧有慧根,师弟用心导。

凡事多磨练,他朝成正果。

小和尚看完,哭成了泪人,深感师傅用心良苦。此后,他在寺庙里继续修行,终得成正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