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 |《逝年》夏小虎
一首民谣,《逝年》。
作曲:夏小虎。作词:云之飘逸(刁云逸)
我之前听的民谣基本都是同一个人的作词作曲演唱。
这首歌出现了不一样的“云之飘逸”,我好奇得查了他的仅有的资料。
本名真好听,虽然我不是很喜欢“刁”姓,但“云逸”这个词真好听——这个词本身就有一种民谣感,有一种温柔的力量,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就如“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逝年》——逝去的年华、逝去的时光、逝去的人
什么是民谣?民谣里都写了写什么了?
我听到的是回忆和怀旧(对人、对家乡、对青春)、是孤独的奋勇前行,是成长着的追梦。
有个朋友曾经对我说,他已经过了听民谣的年纪了。
那时,我还不明白他说的意思,我在想哪个年纪是听民谣的年纪呢?
如今,我好像有点儿感觉了——他说过了听民谣的年纪是说,自己不在怀念过去了。
然而,不念过去,他却也没有勇敢追梦——他彻底妥协,不留一丝梦想,不留一丝自己的空间。
他自怨自艾的停在那里了。
他信誓旦旦的说着不念过去,却也不敢不畏将来的努力前进
他信誓旦旦的说着自己过了听民谣的年纪,却是一个文艺的借口,同样的借口还有工作的繁忙、压力的剧增。
那段青春——那段兵荒马乱的日子。
我们曾经志向远大,奔跑在五彩斑斓的青春大道上。
如今各奔东西问生活奔波——这是大多数人的常态——我们总会想起从前,哪怕是从前的晚霞,也是那么美丽。
时光流逝,我们在长大。心,也不似从前——同一片天空下的那片晚霞不再美丽了,我们回忆着当初的人、当初的自己、当初的梦想。
然后感叹,好像回到从前,好像当个孩子。
“当初的人,你们如今在哪。是否也在寻找梦的家”
可是,回不去是事实,我们都知道这个事实。
我们还是执迷不悟,把自己比作汪洋中的破船——
“有一条小小的船
漂泊过东南西北,西北东南
承载了多少憧憬,承载了多少梦幻,
来来往往无牵绊。
春去秋来,时光荏苒
美丽的小船
不复昔日的光辉灿烂
经过风暴,涉过险滩
憧憬已渺,梦儿已残
何处是我停泊的边岸
何处是我避风的港湾”
我的这位朋友曾经矫情的跟我说,他就是这条船。
我不以为然。
网络上现在流行很多的关于长大之后依然要追梦的文章,尽管鸡汤文吸引人的眼球,但实际的作用还是看不见的影子。
梦想——希望!
长大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请留一点时间和空间给自己——鸡汤文里就是在讲这个吧。
别再说过了干什么的年纪了,留一点时间和空间给自己吧——那里住着一直没有变的自己。
很难做到......
没多少人能做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5180/b1e157d7ec7ee24b.jpg)
看着这个封面就很有感觉,有多人都有这样的梦想吧——背着吉他去某个城市流浪——自由、无拘束。那个城市最好是沙漠、草原、戈壁滩、野海之类的,是吧。
长大的沧桑感,和童年一样的自由无拘。
原来,我们还是很喜欢长大的,
只是不喜欢拘束在工作和金钱的奔波之中
我只能说,留一点时间和空间给自己。
夏小虎的声音真好听,我喜欢他的声音——清亮的沧桑。
我一边听着这首歌,一边写下上面的文字和你们分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