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五张脸-读《饥饿的盛世》有感
乾隆其人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上面是百科对乾隆的介绍,相信对于中国广大网民来说,乾隆绝对是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了,这都要归功于最近几年席卷各大视频网站、掀起收视狂潮的清宫戏,最近高居收视率前列的《如懿传》《延禧攻略》,都是以乾隆后宫妃嫔争宠为主线的电视剧。
影视剧上的乾隆形象,主要服务于电视情节的需要,而且无法避免地掺杂了导演个人的历史观、价值观,与历史上乾隆的真实面貌相去甚远,那么中国历史上的乾隆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历史上的乾隆无疑是个多变的人,统治前期,他一改雍正时期的高压政策,化严为宽,让全国臣民感觉如沐春风,乾隆十三年开始,乾隆的统治风格却发生剧变,施政政策之严厉,甚至比雍正时期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历史上的乾隆也是个复杂的人,如同他自己最喜欢的戏剧中的演员,在不同的戏剧中演绎不同的角色。对普通百姓,他爱民如子,对官员,他苛刻至极,对上访百姓,他极端压制,对知识分子,他大兴文字狱,对少数民族,他冷酷无情,甚至采取种族灭绝的极端政策。
一、爱民如子的乾隆
大明万历年间,周边战事不断,大明不得不常年对外用兵,“万历三大征”虽然都以大明取得胜利而告终,但是为了筹集军饷,万历皇帝加派三饷,横征暴敛,对农民压榨过重,国内起义不断,动摇了大明帝国的统治基础,大明从此摇摇欲坠,并最终于崇祯年间灭亡。清朝开国皇帝吸取了明朝横征暴敛最终导致灭亡的教训,留下了“永不加赋”的祖训,清朝历代皇帝都恪守祖训,严格执行,在整个清朝统治时期都未出现加征赋税的情况。
乾隆在即位诏书中就宣布免除广大农民拖欠多年的农业税,此后,在乾隆当政时期内,乾隆先后五次部分或者全部免除农民的农业税,乾隆皇帝减免的农业税为历朝皇帝之冠。此外,乾隆时期,政府鼓励农民大力开垦荒地,并宣布农民新开垦出来的土地永远不用交税,受此政策鼓励,乾隆时期的耕地大幅增加至十亿亩,但是征税基础却始终只是七亿亩,减税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二、严厉苟刻的乾隆
相比对待平民的仁慈,乾隆对待官员却苛刻至极,乾隆一改唐宋以来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传统,把官员完全当做奴隶看待,乾隆朝的君臣关系完全就是刁钻刻薄的主子和诚惶诚恐的奴隶之间的关系,乾隆对官员动辄辱骂,肆意凌辱,在乾隆时期受到迫害的官员,比雍正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乾隆三十五年,乾隆居然当众提及贵州巡抚管兆麟的外号,丝毫不顾正省级官员的情面。更有甚者,乾隆十八年,黄河决堤,总督高斌和张师载督造不力,属下贪污公款,致使河堤建造失败,乾隆皇帝下令将贪污公款的官员立即处死,同时命令将高斌和张师一同押赴刑场造成一同斩首的假象,吓得二人心胆俱裂,全身瘫痪,二人得知真相后,当然是感激涕零,大呼万岁。高斌本是乾隆岳丈,乾隆尚且如此,乾隆对官员之严厉苟刻可见一斑。
三、畏民如虎的乾隆
相比对普通百姓的爱民如子,乾隆对“越级上访”的百姓却是极端的仇视。乾隆皇帝自小出身于皇室家庭,天生贵胄,没有出身贫寒的朱元璋那种民粹主义倾向,朱元璋因为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身受官员的迫害,却诉求无门,因此对官员十分的仇视,对农民十分的同情,即位后,朱元璋颁布政策,鼓励普通民众越过上级官员,直接入京对贪污渎职的官员进行举报,甚至允许普通民众自行押送官员入京受审。与此相反,乾隆对这种 ‘’越级上访”的行为却不以为然。乾隆作为一个权力欲极强的皇帝,力图将一切都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最不喜欢的就是一切不稳定的因素,乾隆认为国家既有成法,普通百姓就应该一丝不苟的遵循,百姓如果有了冤屈,就应该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向相应的官员举报,绝不应该“越级上访”,也许告御状的百姓说的都是实话,但是此等风气必须扼杀在摇篮之中,否则秩序崩坏,纲常紊乱,国将不国。
书中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乾隆二十九年,湖南新宁县百姓刘周佑到知府处控告县令徇私舞弊,知府官官相护,发回县令处理,县令公报私仇将刘周佑进行了羁押,县令这一举动彻底点燃了百姓的怒火,百姓纷纷罢市抗议,事情最终闹到了皇帝面前,乾隆却作出了让人出乎意料的处理决定,乾隆认为,虽然百姓的行为源于官员的徇私舞弊,事出有因,情有可原,但是百姓胆敢公然于朝廷对抗,必须受到严惩,而对犯错在先的官员的处理,却不可严加追究,否则百姓受到鼓励,以后会更加的肆无忌惮,助长刁民以下抗上的歪风邪气。
四、残忍暴虐的乾隆
乾隆对读书人有着深刻的偏见。乾隆认为读书人功利心太强,大多数人十年寒窗苦读的目的就在于“暮登天子堂”,在于入朝为官,在于荣华富贵,在于封妻荫子,而绝不是为了报效国家。一旦科举失利,这些落榜文人就成为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而且因为这些人受过一定的教育,智商较高,远非普通愚民可及,因此这些人是对大清帝国统治最具威胁性的不安定因素之一。
乾隆的担忧不无道理,俗话说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历史上就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北宋时期的张元因为殿试被黜落,自觉一身才华无处施展,愤而投奔西夏,受到西夏李元昊的赏识,张元也不负所望,辅佐李元昊在好水川战役大获全胜,全歼三万宋军,当时北宋一方总览军政的是夏竦和历史上有名的“相三帝立二主”的韩琦,此战之后,张元作诗一首——“韩琦未足奇,夏竦何曾耸”,对二人极尽挖苦嘲讽之能事,一泄多年怨气。北宋有鉴于此,后来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殿试只定名次,不再黜落考生,这也算张元为北宋考生谋取的福利了。不同于北宋采取的怀柔政策,乾隆皇帝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兴起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文字狱,从此,中国的知识分子被打断了脊梁,再也没能站起来。
书中列举了两个经典的案例。乾隆十六年,山西省人王肇基向官府敬献了 一副诗联,恭祝皇太后万寿,末尾还加上了一些评论时政的内容,被乾隆下令立毙杖下;乾隆四十五年,广西平南县秀才吴英,年过花甲,深感年老多病,恐将不久于人世,不甘心一事无成的死去,向广西布政使朱椿递交了一份政策建言书,不料自己的拳拳之心没有带来荣华富贵,反而因为妄议国政、行文犯讳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杀身之祸。
五、冷血绝情的乾隆
清朝入关之后,虽然统一了中国,但是周边并非太平无事,清王朝外部最大的威胁就是准噶尔部蒙古人建立的准噶尔汗国。准噶尔蒙古是一支古老的蒙古族部落,历史上也是汉族政权边界最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在明朝时期这部分蒙古人甚至俘虏了明英宗,制造了历史上堪比“靖康之耻”的“土木堡之变”。清朝将准噶尔汗国视为心腹大患,历代皇帝都积极对其进行军事打击,康熙举全国之力两次御驾亲征,并两次大败准噶尔汗国,但是准噶尔汗国远没有伤筋动骨,不久之后卷土重来,在雍正时期的和通泊大战中大败清军,此后二十多年双方保持了难得的和平,乾隆二十年到二十二年之间,趁准噶尔汗国内部动荡、四分五裂之际,乾隆皇帝三次出兵,终于彻底消灭了准噶尔汗国。
虽然彻底消灭了准噶尔汗国,但是战争历时三年,耗费军费无数,准噶尔部的悍不畏死、倔强不屈、屡降屡叛,让乾隆心惊胆战、后怕不已。雍正时期准噶尔汗国的卷土重来殷鉴不远,分而治之并不能彻底杜绝准噶尔部东山再起的可能,为了一劳永逸,杜绝后患,乾隆经过认真思量,做出了一个冷血至极、让人毛骨索然的决定——对除杜尔伯特部之外的准噶尔部,实行种族灭绝。自此,准噶尔部蒙古几近灭绝。
最后
乾隆之所以性格变化不定,前后判若两人,让人琢磨不透,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观点来说,究其本质就在于乾隆皇帝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其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本阶级的利益最大化。为了爱新觉罗家族统治千秋万代,他可以不择手段,可以爱民如子,也可以残忍暴虐, 他的性格变化完全是出于维持统治的需要。
不同于一般历史书籍的堆砌史料,晦涩难懂,让人深感枯燥无味,本书作为通俗历史读物,全文描写精彩纷呈,阅读一气呵成,是继《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又一不可多得的让人手不释卷的历史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