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感悟:与人比,徒增烦恼···
对不起
请原谅
谢谢你
我爱你
与人比,徒增烦恼
“别人家的孩子”之所以闪耀,是因为案例太少。
一个27岁的女性客户,西部县城人,上了一本,后来在北京工作,却打心眼里觉得自己是最差劲的那一个,比这个不如,比那个也不如,焦虑的不行。
我问她,你知道和你一起读初中的同学里,有多少人上了高中,参加高考吗?她说印象中还是蛮多的,具体是多少不知道。
我说你可以查看一下当年全国升学率,不出意外的话,你有一半的小学和初中同学是没有念高中的。她很惊讶。
我又问她,我说那你们学校当年高考,你所在的学校是县城最好的中学,有百分之多少考上了本科?又有多少同学去上了一本?了解过么?
她想了很久没说话。
我帮她做了回答,我说一般情况,一本上线率也就百分之二十多。
这么算下来,从小跟你差不多时间出生的同龄人里,能上一本的,不过百分之十几。按照二八定律,你早已是那20%,多优秀啊。
她听完突然哭了,感觉憋了多少年的情绪一下子释放了出来。
她说这是身边人第一次说她是优秀的。
在家她母亲很严厉,总是拿她跟这个比跟那个比,她一直努力往前跑,接收到来自母亲的反馈永远是自己还不够好。
之后又来北京工作,身边到处是985/211、博士、硕士,这种环境又印证了母亲的话,一比较,你看,自己是真的不够好啊。
她说从来都没有人这样跟她算过这笔账,这样看,自己确实已经很优秀了。
比较是没有尽头的,她说她一直抬头看着前面的人,从来没有回过头,看看后面的人,她一直以为,她就是最后面的那几个。
其实我们周围的大部分人,多是出身平凡、资质一般的普通百姓。
我们学会向前看来激励自己,偶尔也要向后看,看看一路同行的人还有哪些。
别总拿自己没有的东西去跟别人有的比,那样只会觉得处处不如人,容易自卑。
与人比,永无尽头,只会徒增烦恼与焦虑。
最后也奉劝做父母的人,少拿自家孩子跟别家比,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它独特的优势和天赋。
想一想,你总是在比较,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你的问题?到底是你的孩子不如别人的,还是你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呢?
男女平等
压力是一环扣一环的。
如今社会女性压力大,男性压力也很大。
女性的压力来自于传统观念:相夫教子、温良贤淑、伺候公婆、婆媳关系和谐,现在还要加上挣钱养家、自我实现...女性在疏解压力方面能找到很多方法,找朋友说、上各种个人成长课、去寻求咨询。我的咨询客户里80%以上都是女性,她们经常在咨询中放声大哭,痛哭流涕。
男性遇到压力更多的是自我消化。
因为他们从小就被告诉: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子汉顶天立地、男人的责任...所以,即便偶尔一两个男性咨询客户,他们也都理性的不得了,或者假装很理性。
我们受困于传统文化影响,长大了要结婚买房买车。所以大部分男性或者新婚小家庭,在25-30岁之间,就会拿着三代人给予的积蓄,再背上二三十年的债务,开始新的生活。
别人的钱是那么好拿的吗?家里人的钱、父母的支持,意味着将来你要很努力,你要服从、你要赡养、你要对得起他们,这是一种压力;银行的贷款,像一把小锤子一样月月敲打🔨你,更是一种压力。
生活被压着朝前,没有其他生活空间。
这个社会对女性有多不友好,对男性同样也就有多不友好。反之亦然。
独立做决定
一个人成年的标志中,什么是最重要的?独立意识、自我决定和自我负责的能力。
年龄倒是其次的。很多人到三十岁甚至四十岁都还长不大,凡事还要问家里、问朋友,别人说不行,那就不行吧。在一些父母的教育理念中,孩子再大,都得听我的话。
你自己做回主,那你真是能上天了。
看起来是听话了、好相处了、没啥意见了,久而久之,也就真的做不了决定、付不出责任了。
如果你想做出改变,让自己有独立做决定的能力,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训练自己。
跟家人或朋友吃饭,不要下意识的说“随便”、“都可以”,认真思考你“想要”“需要”“喜欢”的,大胆的告诉别人,强化周围人对你作为独立个体的认知,让别人了解你的偏好。
成年后,尽量选择到故乡之外的城市去读书、工作。
离开父母的羽翼,独立面对生活的挑战,会让你成长更快。
工作中独立做决定,做好承担一切后果的准备。
用结果倒逼自己调整方案甚至目标,时间长了,你也就能独当一面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