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起源(3):道路长且艰
开场的楔子用什么好呢?如果有一种资源垄断在中央机构手里,一旦在市场中开始追求利润,就会通过垄断定价把大量消费者利益转移到手中,使特权部门、特权公司拿到远远高于竞争市场价格的利润。结果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竞争成本。
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
3.1 数字货币的第一个挑战
eCash是由一个中央的机构发行的,其使用了很强大的密码学武器,保护了用户的隐私,保护了货币不会被造假 但是我们永远不知道“ECash” 哪一天是不是会 干一票跑路。 如何在一个多人参与的系统里面达成共识的问题,让其互相制约。成了很多人讨论的课题。
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将其抽象为数学式的描述:“拜占庭将军问题”。拜占庭帝国的十个将军从四面八方围住了一个敌人的城堡, 分布在各个位置的军队怎么取得共识? 决定是否进攻还是撤退? 在可能有叛徒将军存在的时候,正确的命令得到传递并保持信息传递的一致性。(超过一半认可就可以算正义一方胜利)。
3.2 B-mone
华人之光
1998年,另一名密码朋克戴伟(Wei Dai)提出了匿名的、分布式的电子加密货币系统--B-money。分布式思想是比特币的重要灵感来源,在比特币的官网上,B-money被认为是比特币的精神先导。
B-money的设计在很多关键的技术特质上与比特币非常相似,但是不能否认的是,B-money有些不切实际,其最大的现实困难在于货币的创造环节。
在B-money系统中,要求所有的账户持有者共同决定计算量的成本并就此达成一致意见。但计算技术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而且有时并不公开,计算量的成本这类信息并不准确、及时,也难以获得,因而B-money很难成为现实。其实B-money、黑网和加密信用都只是理论探索,并未真正进入应用领域,直到2010年,美国政府向支付服务机构施压以对维基解密实施金融封锁时,蒂莫西·梅的黑网才逐渐成为现实,而比特币成为了现实中的加密信用。
1998年,戴伟(Wei Dai)的b-money首次引入了通过解决计算难题和去中心化共识创造货币的思想,但是该建议并未给出如何实现去中心化共识的具体方法。2005年,芬尼(Hal Finney)引入了可重复使用的工作量证明机制(reusable proofs of work)概念,它同时使用b-money。
3.3 巨人的肩膀
1976年威特菲尔德·迪菲(Whitfield Diffie) 与马蒂·赫尔曼(Marty Hellman)发明的精妙的公私钥加密(PPKC)体系,从PGP邮件技术(现在GnuPG软件更为普遍),到比特币的网络协议,PGP加密技术都广为应用。
1977年罗纳德·李维斯特(Ron Rivest)、阿迪·萨莫尔(Adi Shamir)和伦纳德·阿德曼(Leonard Adelman)率先发明的RSA算法(第一个具备商业实用性的加密算法)。
NSA这些加密技术发明均在NSA严密监视的视野之内,NSA最初认为它们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并将之视为军用技术。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NSA才放弃对这些技术的控制,RSA与迪菲-赫尔曼密钥交换体系最终得以走进公众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