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助力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老年期指60岁至衰亡的这一段时间,联合国规定,60岁或65岁为老年期的起点。伴随着老年期的是老化和衰老,所谓老化就是进入老年后,形态学,生理和心理等都会出现退行性的变化,衰老是老化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或结果,比如体能失调,记忆减退,心智钝化等。老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方面出现退化,所以老人慢慢变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公交车上也经常听到给老、幼、病、残、孕让座的声音。怎么理解弱势群体这个词呢?我认为就是依靠自己的能力无法让自己生活或生存,完成基本生活所需要的吃、穿、住、行等基本活动。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出现退行的情况,最终变得像小孩一样,需要人来照顾,那么如何助力老年人让他们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呢?
首先做为子女要让老年人要有一个意识,那就是自己老了,尊重客观情况和自然规律,自己不服老或者不承认自己老了,最终只会给自己造成心理上的痛苦。做为老年人要意识到,随着自己年龄增长,自己的耐力,体力,逻辑思维,记忆力,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等都开始出现退化的情况,当自己记不住老友的名字,或者前几天刚发生的事情也想不起来的时候,要知道这是正常情况。
第二:要经常麻烦一下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不安全感也会与日俱增,老年人的不安全感主要体现在身体健康和经济保障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慢慢变差;另一方面老年人工作能力变弱了,经济收入也少了,这两个方面都会让老年人产生焦虑和恐惧。恐惧是造成心理问题的根源,所以要协助老年人客服恐惧的心理,如何克服恐惧呢?那就是让老年人有事情做,觉得有人需要他,这样老年人就产生了价值感和责任感。所以子女可以时常麻烦一下老年人,比如让老年人帮自己买个菜,帮修一下家里的小物件等等。
第三: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倾向拘泥于刻板行为,经常会喋喋不休的发牢骚,或者子女不听从老人的建议时老人更是火冒三丈。请注意,这时老年人的特点,自己老了的时候可能会更甚之,请学会理解。
第四:老年人经常会有孤独感,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时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所以老年人很喜欢找自己的老同事,老朋友聊聊天,叙叙旧。子女也可以经常回家陪老年人喝一杯,回忆一下过往的峥嵘岁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夫妻恩爱,家庭和谐时幸福生活的基础,不仅仅是老人要夫妻恩爱,子女也要夫妻恩爱。另外子女为人正派,有上进心,能够照顾好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不让老人操心,这就是最能够助力老年人幸福的事情了,所以要想让老年人过的幸福,首先要自己过的幸福。
一棵树摇动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一朵云,让自己的幸福推动他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