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笔记婚姻育儿心理

孩子的战争,父母该不该介入

2017-06-04  本文已影响68人  苏菲的妈妈圈

儿子的物权意识和自我防卫意识萌发的比较晚,快两岁半了,才忽然明白了什么是“我的”和不允许别人侵犯。

而我是个比较大条的妈妈,一直对小宝宝之间的战争不怎么干涉,即便是他“懂事”以前,经常性有小朋友抢他的玩具或者推他打他,我都不会马上介入,因为我觉得和他一样大的小宝宝,手劲儿没多大,拍一下打一下,这算不了什么。

儿子很皮实,一般的磕磕碰碰他不会哭,如果哭了,那说明内伤了。终于,在最近几次打闹中,儿子表现出很受伤的样子,使我觉醒了。

原来小宝宝的战争也是需要家长介入的。

然而让我纠结的是:

在孩子的世界里,我是成人不能和他们斤斤计较;

而在成人的世界里,尤其是熟人甚至朋友,我也不能斤斤计较。

那我该如何介入?怎么保护我的孩子?

我相信很多家长和我一样遭遇尴尬。

1

我会小心翼翼保护宝宝的每一件作品,比如他用积木搭的漂亮城堡和火车。他的每一件作品都会都包含了自己幻想的故事情境。我会尊重他的作品,除了夸赞就是绝不会破坏他的作品。

然而他的行为不一定得到伙伴的认同,偏偏有小宝宝会过来一脚踢开他的作品。他显然很受伤,到处捡拾着支离破碎的“城堡”。

这个时候,我能做到的就是陪他一起承受这些伤害,因为多一个人分担,伤害会减半。

我陪他重建损毁的“城堡”,等他心情平复了,我告诉他:这个城堡是不是比刚才的更漂亮?不信你问问你的小伙伴。

于是他去问了,而刚才的小伙伴已经忘了发生过什么,孩子就是如此,破坏是无意识的,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们一起来看城堡,而友好的邀约,也促进了孩子们的友谊。这就是我要的效果。

2

平时,我经常教育儿子要珍惜玩具尊重书本,可是当小伙伴游戏过程中当着他的面乱扔玩具和书本甚至他珍爱的东西的时候,我应该阻止吗?儿子的是非观会不会被影响和改变?

搞破坏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接受的家庭教育观念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制止别人的孩子,尤其是相熟的朋友。

但是这件事发生了,我会及时告诉自己的孩子,小伙伴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应该去把你的东西捡起来放好,给小伙伴做个好的带头。

3

儿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挨了小伙伴一巴掌,或者被一脚踢开。这在成人世界里是忍无可忍的事情,绝对是欺负人。

可是孩子之间不该被想的这么复杂,但无论如何,他都受到了身体的侵犯,如果他还手我该阻止吗?如果他不还手只知道哭,我该去干涉吗?

到了两岁半这个年龄段,孩子需要发展他的社会属性,需要接纳他人和被他人接纳,这个时候我认为除了正能量的灌输,我还需要教会他自我防范意识,当然我不主张还手,更不愿意孩子养成睚眦必报的个性。

但是我会告诉他:和伙伴们玩的时候,要学会保护自己,身体某些部位是不可以被随意拍打的,要学会保护身体的这些危险部位。如果受到伤害,要表达清楚,告诉妈妈受伤的过程和原因。

我认为孩子之间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干仗。肯定是某些行为不被同伴认可。

如果是我的孩子犯错了,导致挨打,我仍然会鼓励孩子去跟对方道歉求得原谅。

如果是对方的错误,我会告诉孩子跟对方保持一定距离,也许你不会得到所有小伙伴的认可,但是妈妈认为你是好孩子。

我想这个时候,应该不会有家长责备孩子为什么会受伤,为什么不还手等等,这就显得很low了,为什么我就不想多解释了。

4

最近社会热点都在说孩子受欺负,而家长行为过激。比如说孩子一起玩滑梯,自己孩子被一脚从滑梯上踹下来,或者在淘气堡孩子脑袋被踩了一脚。而家长怒气上来冲过去就对伤害自己孩子的娃一顿揍,也有拉着别人孩子跟自己孩子道歉的,然后跟对方家长大打出手。

我们没法管住别人孩子的任性,更没法干涉别人的家庭教育。但是如果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首先应该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受到本质伤害,需不需要送医院检查。

我想如果不是遇到愣头青,对方的家长会配合孩子检查甚至赔偿。但是,这个时候实在没必要再打对方孩子一顿出气,浪费时间并且也不是成年人应该做出来的事儿。

但是在这里,我也要善意提醒一句:虽然宝宝在自己父母眼里还很小,但是他已经开始接触社会,应该具备社会意识和基本的交往能力,如果再和家里一样任性自私骄横跋扈,那么有一天你不在他身边的时候,会被社会教育的。

最近的网络热议,四岁小女孩在餐馆吵闹,被女大学生踢打,居然有很多声音支持暴力女大学生。虽然站在母亲的角度讲,无论孩子有天大的错误,成年人也不该使用暴力手段对付一个孩子。

但是,从社会角度来讲,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声音支持打人者?就是因为类似这样的孩子已经被很多人暗暗讨厌,只是大多数人碍于个人修养不好意思去说罢了。

虽然说,“太听话”的孩子未必好,但并没有论调支持无规无矩,骄纵任性。所以要重视家庭教育,从一点一滴灌输孩子正确的三观,及时纠正孩子的行为,才是为孩子计深远,真爱孩子,就不要让孩子给别人添麻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