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30思维决定行动,真的听起来好像没什么么?
2021-08-30 本文已影响0人
苏益民
每个人一生,唯一不休息的,就是大脑。有人说,睡着不就休息了么?还“做梦”。
一、打破思维局限,找到自我
当我们遇到一件恐惧的事,我们会下意识的打或者逃。但是现实世界是,一次次的打或者逃后你渐渐发现,你除了面对后运用思维解决问题,打和逃都无效的时候,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来了解下我们的思维呢?我们的人生,它是我们最值得依靠的。
有效的行动依靠有效的思维,下意识的举动(固定思维)是我们长时间简单思考后训练自己的结果。
惯性思维和逆境反弹:有人遇到问题习惯性的找困难,说服自己做不到,然后满足了内在的心理平衡,不是我不做,是困难太大,做了不理智。这就是惯性的思维,一直这个思维会一直找各种困难,除非再找困难也无法面对的绝境,这就是逆境反弹的由来。
只有当外部环境打破固有思维时,我们才能找到真的自我。
二、打破固有思维两个方法
固有思维是人的一个保护伞,让我们不需要消耗精力做到很多事情。也可以说固有思维是思维习惯,习惯有好坏,固有思维也有优劣,不必多说。
作为一个上进的人,希望自己更多好习惯,最好没有坏习惯(不可能)是否可能没有论证,也许可能吧。
发现一个坏习惯(来源于周边评价或者自我反思,没有发现问题就无从破解)就要思考背后的思维模式了。
呈现法:
梳理自己做出这个行动,自己是怎么想的,文字呈现出来。
选择题:
让他人帮你分析,你可能怎么想的,然后问你是否猜对?这个人一定要非常了解你,并且对你是善意的,你能够面对的。
无疑能做选择题的人是幸运的,但也是最不容易获得的,谁有那么好运气。
三、思维训练对于正确行动有多重要
如果我们没有经过思考做出举动,在平时也没什么?但经常这样,会有以下难解问题
1.选择无措
当人生面临重大选择时,一定会因为平时思维学习训练的疏懒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那可能耽误的代价是,你的整个人生。
2.限于纠结
思维的深度,让我们有信心做出每一次的选择,否则就会发现世界纷繁,万事皆可则万事皆不可,限于纠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