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歧途》第一章读书笔记

2019-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本宫_娘娘

所谓“礼崩乐坏”

礼崩乐坏,现在常用来形容世风日下,道德伦理丧失。其实这个词,最初不是这个意思。

所谓“礼”,并非我们现在理解的礼貌、礼节,而是诸侯分封制度的统治依据。在西周,等级制度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每个级别之间都有严格界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是规定好的,衣食住行都有规范,不能僭越,这些是“礼”的根本,由此衍生出的祭天、祭祖、拜见天子、纳贡等等,也属于“礼”的范畴。还记得电视剧《琅琊榜》中关于“祭礼”的朝堂辩论吗?因为祭天时越贵妃和皇后一起陪皇帝站在祭台之上,誉王萧景桓借此发难,认为只有皇后才能和皇帝并列于祭台之上,直指被太子掌控的礼部失职。由此可见,“礼”绝不是表面的礼节、礼仪,而是一种统治依据和秩序。皇帝祭天时身边多站了一个宠妃,不是后宫争宠,而是关系到天纲伦常,关系到皇帝统治的合理合法,所以,最后的朝堂辩论誉王完胜太子,礼部尚书引咎辞职,越贵妃再也不能站到祭台上和皇帝一起祭天。

《琅琊榜》截图

“礼崩乐坏”又是从何而起呢?春秋时期,晋国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到了战国,韩赵魏三个大夫干掉了晋国国君,自立为诸侯,这在当时绝对是僭越的大罪。周天子姓姬,他分封的诸侯国的国君也都姓姬,尽管各国难免发生叛乱,臣子杀了国君,但不会取而代之,而是再找一个姓姬的做国君,外姓人是没机会坐诸侯国第一把交椅的。到了韩赵魏这里,瓜分晋国之后,不但自立为诸侯,而且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认。

这就很了不得了,按照周礼,外姓大夫只能是大夫,没有成为诸侯的可能,就像诸侯永远是诸侯,做不了天子一样,但这回,周天子承认了三个外姓大夫的诸侯地位,标志着做为统治依据的“礼”开始崩坏。“乐”跟“礼”相提并论,是在行各种礼时候所奏的音乐,是大雅之音,既然“礼”都崩坏了,“乐”自然也就开始消亡,靡靡之音取代大雅之音,为人们所喜爱。

所谓“礼崩乐坏”,由战国而起。

《战国歧途》,刘勃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