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小组·家居清理日常

21天断舍离训练营复盘感想

2019-04-19  本文已影响2人  遇见随一

从2015年第一次读《断舍离》开始,就一直在实践中,印象中最深的是读完后,动手整理,扔了三大箱子。后来经历搬家、生娃后家里的东西又经历一轮又一轮的不彻底地断舍离,也扔了不少。之所以称之为不彻底,是因为理论知识并不很懂,每看一本关于整理的书后都会行动一次,但每次的行动好像都是这样的:

开始前,畅想整理完后各种美好的样子;

行动时,最初干劲实足,但因错误的低估了工作量,经过两个小时或是更长的时间后,心情就会越来越急躁,

最后呢,加之有一些其他事情时,终将是虎头蛇尾的草草收场。

最最后呢,心里还会挂念反思那些未完成的部分,再下定决心,再来一次。

再来一次的结果:周而复始的重复上述。【估计很多人都会如我一般吧。】

然而,不得不说,就算这样,我这业余之人,对自己的小家也算满意,家里也没有太多东西,也基本符合清爽、实用的要求,只是美观和便捷性,还需要提高。

这次参加乐月老师的断舍离分享群,真的很想看看自己的家里是不是还有很多待收拾的断舍离掉的物品,当然更多的是想学习一些专业的知识,跟朋友们一起持续不断的监督着完成,一是锻炼自己的断舍离能力,二是想养成断舍离的小习惯,三是提升小家的舒适度。

做了满满的不止21天的计划,每天断舍离3件物品,实践下来,基本上是按计划进行【这一年特别喜欢计划,而且85%以上的都能按计划实现,有特别大的收获。】,回看这21天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

成果:舍物品10件、衣物32件、孩子用物30件、杂物21件、药品3件,手机照片17G+文件整理+照片的二级目录(三级文件正在进行中),合计96件实物。

整体感受:

1,社群的力量比一个人独行更有仪式感与目标感。

自己整理是个人的随机行为,只要想就做,不想就不可以不做,没有人监督,也不会产生不做会不好意思之感;而在群里,因为有人监督也有人一直在分享,会觉得如果自己今天不坚持,实在觉得不好意思。

2,有计划,就会产生动力,带来好的结果。

这一年,学会设目标做计划。事前做好规划与预估,就会有行动力,每当想要偷懒的时候,看一眼计划表就会不自觉地跟自己暗示:“再坚持一下就好了”“今天我来坚持一下吧”“不完成会不好意思噢”等等,然后呢,当然就是好的结果喽,至少能85%的达成目标。【现阶段的自己对目标的把控还不是太准噢】

3,失衡只是暂时的,没有什么是三天适应不了的。

21天里回看,只有前三天是平静的,以为那种除了上班就是自己带娃吃喝玩乐的日子已经很辛苦了,可是后面的十几天里,我才知道原来的日子很舒服。先是婆婆感冒生病,当天回老家把爸妈接来带孩子,送婆婆回家休息,熙宝3年来第一次跟姥姥姥爷的不适应,发现爸爸的腿上长了一个比较大包,然后是带着孩子陪爸爸四天的医院检查。好不容易到了清明假期,送爸妈回家后,以为日子就此平静了。可是,婆婆确认病情较为严重,暂时不能看娃了,爸爸的腿伤医生也建议静养,一下子娃没人帮忙带了。好吧,临时找幼儿园,沟通上学事家,准备各种资料,送娃上学陪他经历分离的不适应……

以上混乱的种种,这些情况如果是单一遇到,估计我也得适应个三天,可是加在一起到来,此刻的我,也仅用三天,就调整了。今天是熙宝上学第三天,明显的我和他都成长了,我没有那么难过,他哭得时间也少了。

所以,不要低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和过度的害怕,没有什么能打败自己,只要有足够的信心,有强烈的动机,一切都会成为可能,一切都会变得从容。

4,只要有信念,什么都不是事。

暴累的情况下,陪娃睡觉时,他还未睡,自己已入梦。半夜醒来,去洗脸、刷牙、收拾家,完成整理或是编辑未发出的微博记录。时间匆忙,来不及感慨,完成后能秒睡。睡眠质量我觉得一度是提高的。值得一说的是,这样忙碌的日子里,我竟然听完了一本书,看完了王潇的五本书,每天写手账。

所以说呢,断舍离不仅仅是收拾物品,更多的是来了解自己,明确物品和自己的关系,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心灵、生活更舒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