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最短(1.23期末)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眼前的这条路眼前这条路弯弯曲曲,深入幽林,但在常建看来,这条蜿蜒小路,即是最短距离。
是啊,倘若将这条路修直,修成禅房与立足之处两点间的直线,怕是行者匆匆,通向的却是“闹市”,怕时候南辕北辙,看似最短的距离,却漫漫无尽了。
所以,以一颗平常、自然的心态做个人间行者,纵使是曲径走出的,也是最短距离。
其实,距离本来没有长短,只是走的人心态不一样了,也就有了长短。有些人急功近利,渴望捷径,要么走错了路,拉长了距离;要么再奔走中抱怨,增加了心灵中疲惫的距离,这样走下去,便会越走越距离越发地“长”下去了。而怀友一颗平常心,走走停停,不急不躁,即便“路漫漫其修远兮”,达到了终点后,也会觉得距离不长,很短。
以平常之心去行走,才能走出发现美的最短距离。美,容不得求索者怀着一颗刻意追求通向其最短距离的心。而以一颗宁静之心走过花草掩映的曲径,用心去感受,美便不请自保了。
一些游客常常在赏玩是直奔心仪的景点,从不“转转”,而最后也常常扫兴而归。这种直奔景点的急迫心态,常常让他们在寻美之路上走“最短距离”,反而在探美之路上转起圈来了。倘若平平静静,怎会不发现美?这才是走进美的最短距离呀!
不仅寻美如此,求知更是如此。本本分分走好脚下的路,便是追求真理的最短距离。康德有言:通向知识的路没有捷径可走,也就是说,学习的最短距离,便是以一种平常之心,勤勤恳恳地学,认认真真地钻研。
王小波曾在《我与高考》中谈到三毛学数学是靠背答案,结果碰到原题时常常满分,其余时候则是零分。或许三毛将背答案看作了走向学好数学的“最短距离”,但这一行文显然少了一些勤恳的钻研,多了一份急功近利,到最后,却实实在在地走了大弯路。
想走最短距离,是人之常情,但常常带着一颗急迫之心,只会不停走弯路,达不了目标,也只会累坏了自己。
调整好心态,享受路途,勤恳研究,如此行走人间,寻美求智,才走出的是最短距离。
毕竟,通向幽处的只有曲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