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家如何教育学生?
假如三家学者都做老师,他们会怎么教育学生呢?
我没进过私塾,没进过道观,也不了解寺院,这似乎就没法子讲各自怎么展开教育。但私塾先生不一定是儒者,道士不一定秉承道家思想,一些和尚可能终生不悟。那些真正的大儒、真人和佛菩萨又无缘相见,那就只能仅凭揣测,争取不挨骂就行。
儒家应该积极的传授知识,把文化精神灌注到学生头脑中,同时指导学生学习各项技能,坚持通过扎实认真的训练达成目标,所谓“学而时习之”。这应该是儒家的主流教育思想。
这里面好像有几个有意思的细节,先从孔子说起。他曾经说过:“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说那些具有天才特质的“上智”和先天不足的弱智也即“下愚”,是无法通过教育来改变的。这里面我们需要提及的是,那些特别优秀的天才(一般遇不到)可能不是我们教育成的,老师们只是陪着他们成长,不要轻易的宣称是我们的教育功劳。这类似很多重点高中的老师,一旦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则直言:“我的学生!”,这样说也不算错,但我们在这样的孩子身上花费了多少心力和智力?
与这句话对应的还有一句话:“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应该比“下智”的范围大,似乎把一些平庸者都包括在内了。说到这里,又想起孔子的“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是不是与前面的思想矛盾呢?其实不矛盾,且可以整合起来。不要把“有教无类”无限放大,即敉平人的差异,认为所有人都可以因教育而成才,而只是说只要主动的送上束脩,就可以进行教育,并未说教育效果,只是说面对求教者都认真对待的接纳态度。
不必认为前后有多大的矛盾,后者(有教无类)可以容纳前者(上智下愚不移),前者是后者的细目(谁都可以展开教育,但教育成什么样就不好说了)。这样理解,前后就具有一致性了。
说到此,可以联想孟子的话:“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是说如果能对天赋好的学生进行教育是幸福快乐的事情。抛开政治口号式的思想,这样的说法也不错,这与孔子的思想具有呼应性。与其批评说这是小众的精英教育,不如说这是真相。儒家会积极的施行教育,只是指出通过文化教育而有所成就的不是所有人。
师者道家会怎么样实施教育?很多人认为道家是消极的,不会积极的施行教育。这是对道家的误解,道家是另辟蹊径,强调发展人内在的生机性。其道生德畜,不是说“道”生出万物,其“生”是不生之生,是“万物自生”。那“道”在哪里?按照王弼的解释,道就是“不禁其源不塞其性”,只要保证源头不被堵塞,本性不被禁锢,那万物就会生机蓬勃。这其中的“性”“源”,可以理解为“道性”,也就是“道”在发挥作用。不过这个“道”不是某种实存,而是境界形态上的虚设,因为万物之生是“自生”,绝非“他生”,比如上帝。
说到这里,就应该明白,道家如果做教育,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无所作为,而是努力的开源舒性,让学生获得自由,从而激发出其内在的生长性。这就是创设大环境,大舆论,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相信学生,信任学生,老师是学生的助手,从而“竞自由”。这种大环境,不是说做一场报告就能完成,而是要为学生打开世界,让学生看到世界的广袤、深邃与神奇,从而让内在的天性因为好奇而释放出来。这哪里是“不为”呢?这只是“无”的精神,即不限制,不死板,呈现广阔天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恰恰是通过前期的“为”达成的。当然这种“为”需要教师高深的学养,需要老师高妙的境界,“有而不有,无而不无”,让学生内心的“道”无限玄妙,无限可能。
以上所说是正面的“开源舒性”,创设发展热情和空间,这是积极的引导。与之对应的,还应有“治病救人”,亦即探寻学生的内在活力被哪些事物禁了、塞了?然后疏导或去除。这样才能保证源头活水的畅流不息。
如是,方得道家精髓,绝不能平面化的认为道家什么也不做。
最后说佛家。佛家面对学生,最重要的是承认众生皆有佛性,这是前提和基础,用教育的话说是信任,相信每一个人都可成佛,改用俗语则是每个人都可以成功。与此同时,要明白众生都是有情物,会“贪嗔痴恋”,所以要去除这些“无明”。这就是一种矛盾,一方面众生皆内蕴佛性,一方面又因肉身等陷于“无明”。那首要的任务就是化除“无明”,即生理的欲望、心理的困扰和意念的执着,要去要破,达致六根清净五蕴皆空。此即达致涅槃境界,即通过融通淘汰,荡相遣执,使得事事物物不增不减如其所是充满生机的生长着变化着,此即如相,也就是万物本身的“相”,但这种相不是定相,而是发展相,所谓的“如”,其实是一种状态,不死寂,亦不执着。
这样的理解和领悟,本来就是成佛的,功德圆满了。这是说老师的,也即老师首先要有这样的境界,然后化为菩萨身,自我坎陷,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活,逐渐的把他们引向涅槃境界。
综上所述,各家的教育自然是异彩纷呈,但目标相似,都是要成人,用佛家语言:“远离一切颠倒梦想”要之,都是要做事。儒家积极授予,道家要开源去塞,佛家则去无明然后朝向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