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努力,而不是聪明
“小杜这孩子太聪明了,脑袋瓜儿转的特别快。”这是昨天奥数班开家长会时,老师对大宝的评价。说实话,我听了有点泄气,我想听到的是“这孩子踏实勤奋”。
大宝从小就被贴上了“聪明”的标签,这是我最害怕的,聪明但不努力不踏实。我们常说,夸奖孩子,一定要夸他自身的努力和勤奋,而不是聪明。因为聪明是天赋,跟他后天取得的成绩关系不大,经常被夸聪明的孩子,容易轻言放弃,遇到难题就容易逃避。聪明的孩子为啥喜欢逃避难题呢?因为他要保持“聪明”,一旦他答不出来的话,就会认为“是不是我不够聪明了?”
我很怕大宝陷入“聪明”的误区,作为老师,见过太多聪明但不努力的孩子,他们的聪明只停留在“小聪明”阶段,最终也是辍学或技校。不可否认,聪明的孩子本身是占优势的,只要他们愿意,便可以轻而易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既聪明又勤奋努力的孩子是最容易成为佼佼者的;其次是勤奋努力但不算聪明的孩子,只要他们踏踏实实努力下去,成绩也不会太差;最怕的就是那些特聪明却又不思进取的孩子,用昨天奥数班老师的话来说:这类孩子往往有着“状元命”,却可能沦为“乞丐身”。
聪明的孩子很容易自以为是。奥数老师说,大宝上课很容易犯一个错(虽然才上了两次课,老师已经发现他这个毛病),老师讲的时候他不听,自己做练习题,老师讲完了让做题,他又闲着没事干了。他用的是他自己认为对的方式,老师讲的也许是更简便的思路和方法。“聪明反被聪明误”,也许正是这个道理。
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甚至有点笨笨的。有一天,他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朗读很多遍了,还是没有背下来。这时候,家里来了一个贼,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要比曾国藩聪明,但是他只能做贼,曾国藩却成为连毛泽东都钦佩的人。因为贼人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一事无成。
王安石的《伤仲永》,也是我们较为熟知的一个故事,文中的主人公方仲永,天资聪明,通达颖慧。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正是因为他父亲不让他学习,没有让他接受后天的教育,没有后天勤奋努力的支撑。
因此,在表扬儿子时,我会尽量避免用“真聪明”这样的字眼,尽量用“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这样的话语。小宝向我炫耀他在幼儿园的成果时,我也总是说“这是因为你认真听老师讲,自己又认真努力地完成,才做的这么棒,对不对?”
夸聪明,孩子容易骄傲;夸努力,孩子才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