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春天更易咳嗽?火烧肺呀,吃点它就能解决
一到了春天,流鼻血、咳嗽、皮肤干、口渴、嘴唇干裂等症状接踵而至。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春季阳气上升,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所致。肺为华盖,内热扰肺,表现出肺火的症状。而且内热的人,更容易因为受到外邪侵扰而导致呼吸道,打喷嚏、流鼻涕、嗓子疼、咳嗽、痰喘、肺部感染等一系列病证。
那么,春天预防火烧肺,从饮食做起!
一、口舌生疮:吃豆芽
豆芽中的叶绿素可以防治直肠癌,能使机体大大减少乳酸的堆积,从而有利于消除疲劳。中医认为,豆芽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利湿通下的作用。
春季气候干燥,新鲜蔬菜吃得少、营养失调就易出现口疮。豆芽能清热,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
二、皮肤发干:喝柠檬水
春天内燥外热的皮肤非常容易干涩,上火时可以适当地冲点柠檬蜂蜜水喝。
三、干咳无痰:暖中焦
干咳无痰,鼻干眼燥,喉咙发痒,无汗头疼,多为感受凉燥所致,可用黑芝麻生姜红糖粥来温养调理。
步骤:
1、取黑芝麻50g,粳米 100g,生姜3大片,红糖适量;
2、黑芝麻炒熟,碾成细末;
3、锅内放入粳米、生姜熬煮,煮熟后,拌入适量黑芝麻、红糖即可。
四、干咳有痰:散风热
中医认为牛蒡性温、味甘无毒,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现代药理研究牛蒡有明显的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补肾壮阳、润肠通便和抑制癌细胞滋生、扩散及移弃水中重金属的作用。
若出现干咳、痰黏,咽喉干燥伴有喉咙痛,发热汗出,多为感受了温燥之邪,可用牛蒡百合冰糖粥来疏散邪气。
步骤:
1、取牛蒡子15g、百合15g、粳米100g,冰糖适量;
2、将牛蒡子、百合、粳米熬煮至粘稠,拌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五、头晕头胀:菊花茶
菊花为常用的中药,中医认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现代研究认为,菊花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衰老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尤为显著,对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具有辅助防治作用,因而备受中老年朋友的青睐。
春天,当肝火朝身体上部走时,就会出现头疼、头昏、头胀、面红耳赤,菊花泡水适合这类人群饮用。
六、口干口臭:拌莲藕
中医认为,生藕性寒,有清热除烦之功,更加符合因血热而长“痘痘”的患者食用。煮熟后由凉变温,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养血的功能,是一种有效地食补佳品,更加符合因脾胃虚弱、气血不够而表现为皮肤干燥、面色无华的人。藕段间的藕节是一味良药,具有健脾开胃、养血、止血的作用,更能改善气色。
如果上火出现口干、口苦、口臭、牙龈肿痛、大便干等,多是胃里有火,推荐吃点莲藕,既可以翻炒也可以凉拌。
七、手脚心热:枸杞水
枸杞养生,这一说法至今流传。《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安神,令人长寿。”一般,我们可用枸杞泡茶、泡药酒等,以达到养肝明目、健体祛病之功效。
若有手脚心发热、冒汗、慢性咽喉肿痛,半夜还盗汗,腰酸背疼,往往是有肾火的表现,建议用枸杞、菊花泡水喝。
八、心烦失眠:莲子心
莲子心苦、寒,有清热除烦,止血涩精的功效。温病是一种感受热邪的疾病,以体温升高为主,分为四个阶段,就是卫、气、营、血。
当疾病发展到营分的阶段会出现身热夜甚,心烦失眠或者神志昏迷,中医认为莲子心有清心火的作用,可以跟元参心、麦冬心、竹叶卷心配合使用。
心火旺盛引起的失眠、口腔溃疡,可以用本品泡水喝。久吃辛辣食物会导致胃热,胃热会迫血妄行而导致吐血,可以配合黄连一起服用。莲子心有一定的收敛作用,类似于莲子的功效,可以治疗肾虚导致的遗精。
出现心慌、心跳加快、心神不宁、心烦、失眠情绪等上火不适,大都跟心火有关。推荐吃莲子,既可泡水、又可煮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