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野史集锦策略大本营:自由,平等,友爱。我们的时代

妈妈们的婚嫁观(一)

2020-12-16  本文已影响0人  幽兰素语

同事的儿子到了婚配的年纪了。

她这阵子一直为孩子的婚事头疼,便经常与几位年长的大姐探讨这个问题,她们的很多观点真的是耐人寻味,我仅作为一名观察者尝试着记录一二:

妈妈A,儿子二十五岁。谈了一个外地的女朋友,俩人感情稳定,可以说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她想让儿子与外地的女朋友分手,再找一个本地的女孩子结婚。可儿子死活不同意,她无可奈何,便同意他们先交往着。儿子提出想要结婚,她推说他们年龄不大,事业尚未稳定,等过几年再说结婚的事情。

对于彩礼,她说:“最多不能超过十万,而且必须带过来⋯”

别人劝说:“女孩儿已经二十五岁了,人家肯定不愿意再等两三年⋯”

“哎呀等不了最好,我本来也不愿意他们俩在一起!”

“彩礼既已给了女方,人家怎么处理都是他们的事情。你这个事情怎么好拿到台面上来说呢?”

“那可不行!我们凭啥要给他们那么多钱呢?如果能拿回来还差不多⋯”

“你那样说不是太僵了吗?弄不好就谈崩了⋯”

“崩了就崩了!哼,我儿子条件那么好,还差了她一个媳妇儿⋯”

同事大姐转念又一想:“他们家就一个女儿,以后再多钱不也是我儿子两口子的?十万就十万吧⋯”

别人又问:“假如结婚买房,你们是贷款还是全款?贷款的话加不加女方的名字?”

“房子肯定得买。哎哟我们买房,凭什么加她的名字啊?”

“如果是全款也就算了。贷款买房人家以后也要一起还贷的,不加名人家肯定不会同意!”

“人家一个独生女儿嫁到外地来,结个婚房产证连个名字都加不上,人家能愿意吗?”

“不愿意就算了!反正我也不同意!”

⋯⋯

作为一名旁观者,听着她们的一番对话真的觉得很有意思,同时也别有一番感慨:什么时候婚姻竟然变得这样现实了?两个人准备结婚,最重要的不是感情么?如果在婚姻的一开始就把这一切放在天平上称个公平,以后的婚姻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