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12期28天专题(齐帆齐商学院)理事会·迎新小队作品集

西行漫记——蜻蜓点水游拉萨(三)

2022-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看风景的我

齐帆齐微课

飞机盘旋落地,踏上地面,晕眩的感觉很快消失了,看来我身体还行啊。贡嘎机场去拉萨的车很多,拒绝了几位拉客司机的邀请之后,我找到了机场大巴发车点。大巴走固定路线,有些绕,单独租车可以到拉萨任何指定地址,但车费比大巴贵十倍,我还是经济一点吧。

坐在开往拉萨市区的大巴上,透过有些混浊的的车窗,我贪婪专注地盯着天空。那是种透亮、澄澈的蓝色,比宝蓝清透,比蔚蓝浓烈,带着空灵高远的意境,又仿佛触手可及。

从原理上说,高原的天这么蓝,是因为空气稀薄洁净,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发生了选择性散射,所以天空蓝色纯度高。不过,我更喜欢另一种说法:这里是被天神眷顾偏爱的地方。

我可能是个假的理科生。

同座乘客是位大姐姐,见我一直望天,喊我:“小姑娘,第一次来吧?你眼睛休息一下哦,这里的天空,看久了要流泪的。”听她说话,似乎带些南方口音。我道了谢,跟她攀谈几句,原来她是上海人,十多年前自驾来旅游时邂逅了一位藏族小伙,便留下了,现在在拉萨经营一家咖啡馆。我为她浪漫的千里姻缘和远嫁的勇气赞叹。

也是跟这位大姐聊起来,孤陋寡闻的我才知道,原来上海与拉萨之间有着奇妙的缘分:这两座富有魅力的城市,分别位于著名的318国道的起点和终点。初初听到,有种微妙的错乱感。

遥想百年前,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都市,十里洋场纸醉金迷,灯红酒绿车水马龙,而拉萨还是奴隶制社会,刀耕火种,以物易物,加工产品大多是手工制作,生活方式相对原始。二者虽然同样属于十九世纪的中国,却仿佛不存在于同一时空中。

谁想到,仅仅过了一百年,就有一条奔涌的生命线把二者联结在一起?谁又能想到,仅仅用了几十年,这里就实现了社会制度和生活生产方式的千年飞跃?

望着窗外飞掠的景色,从雪山草地渐渐变成了富有藏族特色的建筑群,又渐渐变成了更有城市气息的楼宇,我不禁有些心潮澎湃。

从1950年开始施工的318国道川藏线,打通了进藏之路,在之后的半个世纪里——我无意做个歌颂者,但事实摆在面前——中国人民修建了多么奇幻的一条天路!繁华与蒙昧,开放与闭塞,现代与原始,就这样渐渐相通了。

一阵小小的骚动打断了我的思绪,车上好多人纷纷拥到左侧几个车窗玻璃那儿,有人兴奋地叫:“那就是布达拉宫!快拍照!”我也不禁向外看去:碧蓝如洗的天空下,熟悉的轮廓映入眼帘,那是我在网上书上图片上看过那么多次的建筑,当然,也在五十元的纸币上见过无数次。

让我假装淡定一会儿吧,后天,我就可以近距离接触这座凝结古代藏族同胞智慧与血汗的宗教圣地、艺术殿堂了!

大巴终点站是民航局,下车与上海大姐作别,她很潇洒地一挥手:“有缘再见哦!”我们相视一笑,各自踏上行程。

与朋友约好的宾馆在民族北路和北京西路交叉口附近,我看看时间,决定先去吃饭——已经快中午了,飞机上没吃东西,饿啦。头一顿还是别吃藏餐了,让我的河南胃有个缓冲的机会。就近找了家兰州拉面,一碗牛肉面下肚,味道嘛,不如小面惊艳,胜在份量足,我很没出息地吃撑了。

拖着行李箱,拖着沉重的肚子,我决定溜达一会儿消消食,这一溜达可就糟糕了。给接下来发生的事起个诗意的名字,可以叫做“迷失在拉萨街头”,说人话就是我又走丢了。

没关系,刚开拓新地图,迷路很正常,找导航吧。搜索宾馆的名字,需要先步行走到公交站。跟随某导航软件的指引,我七拐八弯越走越僻静,最后走到了一个住宅小区的院墙外。为什么知道是住宅小区呢?因为我能看到二三四楼阳台上晒的衣服……看看院墙,看看告诉我“前方到达目的地”的某软件,我陷入迷茫。这破软件还能不能行了!

齐帆齐商学院12期28天写作特训营第(16)篇,1418字,累计26388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