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乔布斯传》读书笔记
一、梗概
这是一本人物传记,整体以苹果公司主要产品的发布时间为基准记录了乔布斯的传奇一生。作者以第三方视角可能公允的地记录了乔布斯的家庭、信仰、性格、爱情,及产品观、品牌运营观,让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个传奇人物并非完美,他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常人无法理解的怪异行为,他的决策也并非毫无缺陷,但他的“扭曲立场”、他对产品的定义、他对电子产品前瞻性的设计和判断,值得称神。对于他的离开,让从未用过苹果产品的本人,遗憾和惋惜。
作为一名产品萌新,初次接触名人传记,也第一次较为完整的了解乔布斯的生平,让我对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拥有这么多传奇捶胸顿足、卑微膜拜,也对产品这个职业定位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与憧憬:想要创打造一款改变世界的产品!
二、他的事业时间线
1955年2月24日出生,1975年乔布斯好友沃兹尼亚克设计出Apple I,1976年设计出Apple II雏形,1977年1月3日,马库拉加入,苹果电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77年4月召开Apple II发布会,真正开创了个人电脑行业,自此之后的16年中畅销近600万台,1978年有了第一个孩子,1980年苹果上市,1980年9月乔布斯被逐出丽萨项目,1981年截手拉斯金的麦金塔Mac项目,1984年1月召开Mac发布会,开启爆炸式宣传方式,成就乔布斯成为产品发布大师,1985年被驱逐出苹果董事会,9月17日,乔布斯向苹果递交辞呈,创建新公司NeXT,1986年1月,乔布斯收购皮克斯,1988年10月,NeXT发布,做出了第一批真正的电子书,1991年3月18号,和鲍威尔结婚,1995年11月皮克斯上市,1996年12月20日,把NeXT卖给苹果乔布斯回归,1998年5月6日,iMac发布大获成功开启家用电脑时代,2001年1月,发布了iTunes商店开启数字中枢战略,2001年5月19日,第一家苹果零售店开业,开创电子产品品牌体验店模式,2001年10月23日,发布iPod,改变了整个音乐产业,使苹果公司从一家计算机生产商转变成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2003年10月,乔布斯被诊断出癌症,2004年7月31日第一次治疗成功,2005年,迪士尼收购皮克斯,2007年1月,iPhone发布,2008年初癌细胞扩散,2010年初重新投入到工作中,2010年1月27日,iPad发布,iPad及其应用程序商店的出现,开始改变所有媒介,从出版到新闻,再到电视和电影,2011年8月24日,卸任苹果CEO由库克接替,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逝世。
他推出的一系列产品改变了的产业有:
· Apple II,采用沃兹尼亚克的电路板并把它变成第一台不再仅供业余爱好者使用的个人计算机。
· 麦金塔,引发了家用电脑革命并普及了图形用户界面。
· 《玩具总动员》和其他皮克斯大片,开创了数字影像的奇迹。
· 苹果零售店,重新塑造了商店在品牌定义中的角色。
· iPod,改变了我们消费音乐的方式。
· iTunes商店,让音乐产业重获新生。·
iPhone,把移动电话变成了音乐、照片、视频、邮件和网络设备。
· 应用商店(App Store),生成新的内容创造产业。
· iPad,推出平板计算技术,为数字报纸、杂志、书籍和视频提供了平台。
· iCloud,使计算机不再担任管理我们内容的中心角色,并让我们的电子设备无缝同步。
· 苹果公司本身,乔布斯认为这是他最伟大的创作。在这里,想象力被培育、应用和执行的方式极具创造力,使苹果成为了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
他创造了他的时代中最好的两个品牌——苹果和皮克斯。
在他那自负和个人动力的驱使下,他要通过创造足以令世人敬畏的传奇来获得满足。这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制造不断革新不断变化的伟大产品,以及建立一家有持久生命力的公司。
三、他的产品观
1、苹果公司的创办观念
“你永远不该怀着赚钱的目的去创办一家公司,你的目标应该是做出让你自己深信不疑的产品,创办一家生命力很强的公司。”
2、苹果营销哲学
一是共鸣感(empathy):就是紧密结合顾客的感受。“我们要比其它任何公司都更好地理解使用者的需求。”
二是专注(focus):“为了做好我们决定做的事情,我们必须拒绝所有不重要的机会。”
三是灌输(impute):人们如何根据一家公司或一个产品传达的信号,来形成对它的判断。“人们确实会以貌取物,如果我们以创新的、专业的方式展示产品,那么优质的形象也就被灌输到顾客的思想中了。”
--迈克·马库拉
与乔布斯父亲的“关心隐藏部分的美观”理念结合延伸:漂亮的产品包装和展示也同样重要。
马库拉曾教过他,你可以根据封面去评价一本书,而一家伟大的公司必须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映射出自己的价值观。
3、概念与造物
毕加索说过,‘好的艺术家只是照抄,而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感。’在窃取伟大灵感这方面,我们一直都是厚颜无耻的。
在对施乐公司的 “图形界面和位图显示屏幕”技术中乔布斯如是辩解道,这对他后来面对微软开发的Windows系统的态度截然相反,但也同时说明,同样的灵感却极有可能产生差异性很大的产品,这就和做产品一样,好的产品永远是不能照抄实现的,要解构再创造。
如果你想有创造性地过自己的生活,像艺术家一样,就不能常常回顾过去。不管你做过什么,以前是怎么样,你都必须心甘情愿地接受一切,并将一切抛诸脑后。外界越是试图强化你的形象,你就越难继续做一名艺术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艺术家要说,“再见,我得走了,我要疯了,我要离开这里。”然后他们就离开了,在某处休隐。也许之后他们又会重新出现,变得有些不同。
这是乔布斯在30岁时变老和面对未来的问题上的反思。
我们的电影不仅仅拥有好技术,而且是唯一有艺术内涵的。皮克斯是在融合艺术与科技,就像麦金塔曾经所做的那样。
收购皮克斯,遇见拉塞特,《顽皮跳跳灯》的成功让乔布斯意识到科技与艺术的结合的重要性格。
产品是有灵魂的,是为了一个使命才被生产出来的。如果一个物体是有情感的,它的情感应该是基于它想实现自己价值的渴望。
致疯狂的人。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驯。他们惹是生非。他们格格不入。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你可以认同他们,反对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了寻常事物。他们推动人类向前迈进。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这是乔布斯回归后的首次发布产品大会"非同反响"参与设计的广告词,他们想要一个品牌形象宣传,而不是一系列突出产品的广告,让人们意识到苹果的与众不同。其创意目的并不是赞美计算机可以做什么,而是赞美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可以做什么。
他的核心原则之一就是硬件和软件应该紧密结合。他喜欢控制产品的所有方面,而唯一的方式就是制造全套设备,全方面负责用户体验。
要对一个系统中的所有关键元素实施端到端的控制。他说:“当1999年Adobe背叛了我们之后,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在我们所涉足的领域,必须要同时控制硬件和软件,否则我们迟早要受制于人。
苹果系统的封闭性,本质源于乔布斯的性格,强烈的控制欲,喜欢掌管一切,唯我独尊。
决定不做什么跟决定做什么同样重要,”他说,“对公司来说是这样,对产品来说也是这样。
这是乔布斯的专注原则,不追求冗余的产品线,才能明确前进的方向。重返苹果公司之后,他取消了多余的生产线,去除了正在开发的操作系统中无关紧要的功能。他还放下了对产品制造过程的控制欲,把从电路板到成品计算机的制造全部外包了出去。他对供应商的要求极其严苛。他取消了多余的生产线,去除了正在开发的操作系统中无关紧要的功能。他还放下了对产品制造过程的控制欲,把从电路板到成品计算机的制造全部外包了出去。他对供应商的要求极其严苛,把库存期缩短为一个月。
“我讨厌人们用幻灯片而不用脑子,”乔布斯后来回忆说,“每次遇到一个问题,他们就做幻灯片。我想让他们投入进去,当场拿出方案,而不是放一堆幻灯片。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人不需要PowerPoint。”
最近美团等大厂对PPT的抵制,乔布斯的观点很有预见性。
为什么我们认为简单就是好?因为对于一个有形的产品来说,我们喜欢那种控制它们的感觉。如果在复杂中有规律可循,你也可以让产品听从于你。简洁并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也不仅仅是把杂乱无章的东西变少或抹掉,而是要挖掘复杂性的深度。要想获得简洁,你就必须要挖得足够深。打个比方,如果你是为了在产品上不装螺丝钉,那你最后可能会造出一个极其烦琐复杂的东西。更好的方式,是更深刻地理解“简洁”一词,理解它的每一个部分,以及它是如何制造的。你必须深刻地把握产品的精髓,从而判断出哪些不重要的部件是可以拿掉的。
这是乔布斯的灵魂伴侣艾弗对“少而优”理念的阐述,自从在第一本苹果手册里宣称“至繁归于至简”以来,乔布斯就以追求简洁为目标。追求简洁不是要忽视复杂性,而是要化繁为简。
我们的方针就是开发高度整合的产品,这也意味着我们的生产过程也必须是通过整合和协作完成的。
虽然乔布斯天性独裁专制,也从不信奉共识,但他却着力在公司内部营造出一种合作的文化。很多公司都在力求减少会议,乔布斯却独独相反:每周一是高管会议、每周三下午要开营销战略会议,此外还有无数的产品评论会。他不喜欢用PPT,也不喜欢正式的讲话,他坚持让所有参会者一起讨论问题,利用各方优势,听取不同部门的观点。因为他坚信,苹果公司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各类资源的整合,从设计、硬件、软件,直到内容。他希望公司的所有部门都能够并行合作。他把这称为“深度合作”(deep collaboration)和“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所以,一个产品的开发过程并不是像流水线一样先从工程到设计,再到营销,最后分销,相反,这些部门是同时进行工作的。
所以苹果充满活力富有创新,它更像是一个设计公司。
他会安排候选人直接面见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库克、泰瓦尼安、席勒、鲁宾斯坦,还有艾弗——而不是只见一下部门经理。“然后我们就会一起讨论他们能不能入选。”乔布斯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笨蛋大爆炸”,免得公司上下充斥着“二流人才”:一流选手的团队,人们总是说他们和别人合不来,他们不喜欢团队合作。但是我发现,一流选手喜欢和一流选手共事,他们只是不喜欢和三流选手在一起罢了。
一流的人才更会和一流的人才合作,一流的人才才有做出一流的产品的渴望和激情。
每年,乔布斯都会带着他最有价值的员工进行一次百杰外出集思会。这100名员工是这样被选出来的:如果你只能带上100人跳上救生船去开创下一家公司,你会带上谁?在每一次秘密会议结束时,乔布斯会站在一块白板前(他非常喜欢白板,因为白板能让他完全掌控现场,而且方便讨论要点),问大家:“我们下一步应该做的十件事情是什么?”人们会互相争论,让自己的建议能被采纳。乔布斯会把这些建议写下来,然后再删掉那些他认为愚蠢的。几轮辩论下来,整个小组将最终确定前十大“最应该做的事”。乔布斯会把最后七件全部画掉,然后宣布:“我们只能做前三件。”
使这家公司富有持久生命力,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有前瞻性的想法,有一流的人才,有改变世界的梦想和实力。
一家创新型的公司不仅仅要做到推陈出新,而且还要在落后时知道如何迎头追上。
苹果的产品基本上都不是市场上没有的新功能,但是苹果却总能从现存功能上找到创新点,整合资源提供最好用户最好的体验,占领市场。
从苹果公司创立之初,我就意识到,我们的成功是来自知识产权。如果人们可以任意复制或偷取我们的软件,我们早就破产了。如果知识产权不受到保护,我们也没有动力再去制作新软件或设计新产品了。如果没有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那么很多创意公司就会消失,或者根本不会出现。其实说到底,道理很简单:偷窃是不道德的。这样做会伤害其他人,也有损自己的名誉。
版权意识。
iPod也代表了苹果品牌的核心价值——诗意与工程紧密相连,艺术、创意和科技完美结合,设计风格既醒目又简洁。简便的操作得益于整合的端到端一体化的系统——从计算机到火线、设备、软件,再到内容管理。
iPod因此而诞生后的接下来的十年里,iPod使苹果公司从一家计算机生产商转变成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Mac电脑的封闭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市场占有率,但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也是它品牌无法复制的壁垒。
乔布斯的一个商业原则就是:永远不要害怕内部相残。他说:“与其被别人取代,不如自己取代自己。”所以,即使iPhone的出现会蚕食iPod的销售,或者iPad影响了笔记本电脑的销售,都没有阻碍他的想法。
腾讯的内部竞争策略?
乔布斯之后说:“在商业界有个很经典的理论,叫做‘第二个产品综合征’。”症结在于对第一个产品的成功缺乏理解。“我在苹果就对此深有体会。我的感觉是,如果做成了第二部电影,我们就成功了。”
记住自己很快就要死了,这是我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最重要的工具。因为,几乎一切——所有外界的期望,所有骄傲,所有对于困窘和失败的恐惧——这些东西都在死亡面前烟消云散,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记住自己终会死去,是我所知最好的方式,避免陷入认为自己会失去什么的陷阱。你已是一无所有,没理由不追随内心。
第一次确诊患有癌症后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种阐述对人生的想法。
我们相信,我们在地球上存在的目的就是创造伟大的产品,这一点不会改变。我们一直专注于创新。我们崇尚简约而不是复杂。我们相信我们需要拥有并控制我们制造的产品背后的重要技术,并只参与那些我们可以作出重大贡献的市场。我们相信要对成千上万的项目说不,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专注于那些对我们来说确实重要和有意义的少数项目。我们相信团队间的深度合作和相互启发,这让我们用别人没有的方式进行创新。坦白地说,这家公司的每一个团队都在不懈地追求完美,我们能诚实地对待自己,承认错误,并有勇气去改变。我认为,无论是谁在做什么工作,这些价值已经深深地扎根在这家公司,苹果将表现非凡。
库克在乔布斯宣布病休后端的员工会议上如是说,媒体把它命名为“库克教义”。
苹果的基因决定了只有技术是不够的。我们笃信,是科技与人文的联姻才能让我们的心灵歌唱。后PC时代的电子设备尤其如此。大家都在涌入这一平板电脑市场,可是他们把它看成是下一代PC,硬件和软件要由不同的公司制造。而我们的体验,以及我们身体中的每一块骨骼,都在说那种方式是不对的。这些是后PC时代的电子设备,需要比PC更加直观和简单易用,其软件、硬件和应用都要比在PC上更加无缝地结合。我们认为,我们不仅有合适的硅构造,而且有合适的组织构造,来制造这种产品。
好的产品,应该是科技与人文的结合。
"我就是我,你不能期待我成为另外一个人。”在我问这个问题时,他回答说。但我认为他其实本来可以控制自己,如果他想的话。当他伤害别人时,并不是因为他感情上意识不到。正相反,他可以把人看透,明白他们内心的想法,知道如何随心所欲地结交他们、诱惑他们、伤害他们。其实乔布斯人格中令人不快的一面并非必要。那对他的阻碍大于帮助。但有时候那确实能达到某种目的。礼貌圆滑、会小心不去伤害别人的领导者,在推动变革时一般都没那么有效。数十名被乔布斯辱骂得最厉害的同事在讲述他们冗长的悲惨故事时,最后都会说,他使他们做到了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情。
乔布斯有很明显的性格缺陷,它冷酷刻薄易怒专制,但又极具魅力,强大的”事实扭曲力场“,擅长勘透人心获得人们的信任,即他独特强大的领导魅力。
4、还有一件事......
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他屡次谈到他希望自己留下什么样的遗产。以下就是那些想法,是他的原话:
我的激情所在是打造一家可以传世的公司,这家公司里的人动力十足地创造伟大的产品。其他一切都是第二位的。当然,能赚钱很棒,因为那样你才能够制造伟大的产品。但是动力来自产品,而不是利润。斯卡利本末倒置,把赚钱当成了目标。这种差别很微妙,但它却会影响每一件事:你聘用谁,提拔谁,会议上讨论什么事情。
有些人说:“消费者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但那不是我的方式。我们的责任是提前一步搞清楚他们将来想要什么。我记得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应该是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人们不知道想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在他们面前。正因如此,我从不依靠市场研究。我们的任务是读懂还没落到纸面上的东西。
宝丽来的埃德温· 兰德曾谈过人文与科学的交集。我喜欢那个交集。那里有种魔力。有很多人在创新,但创新并不是我事业最主要的与众不同之处。苹果之所以能与人们产生共鸣,是因为在我们的创新中深藏着一种人文精神。我认为伟大的艺术家和伟大的工程师是相似的,他们都有自我表达的欲望。
像IBM或微软这样的公司为什么会衰落,我有我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公司干得很好,它们进行创新,成为或接近成为某个领域的垄断者,然后产品的质量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这些公司开始重视优秀的销售人员,因为是他们在推动销售、改写了收入数字,而不是产品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因此销售人员最后成为公司的经营者。IBM的约翰·埃克斯是聪明、善辩、非常棒的销售人员,但是对产品一无所知。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施乐。做销售的人经营公司,做产品的人就不再那么重要,其中很多人就失去了创造的激情。
我讨厌一种人,他们把自己称为“企业家”,实际上真正想做的却是创建一家企业,然后把它卖掉或上市,他们就可以变现,一走了之。他们不愿意费力气打造一家真正的公司,而这正是商业领域里最艰难的工作。只有做到这一点你才能真正有所贡献,为前人留下的遗产添砖加瓦。你要打造一家再过一两代人仍然屹立不倒的公司。那就是沃尔特· 迪士尼,还有休利特和帕卡德,还有创建英特尔的人所做的。他们创造了传世的公司,而不仅仅是赚了钱。这正是我对苹果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