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插件化

Android插件化原理解析——概要

2016-03-03  本文已影响3582人  Android技术研究

原文地址:understand-plugin-framework

2015年是Android插件化技术突飞猛进的一年,随着业务的发展各大厂商都碰到了Android Native平台的瓶颈:

从技术上讲,业务逻辑的复杂导致代码量急剧膨胀,各大厂商陆续出到65535方法数的天花板;同时,运营为王的时代对于模块热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业务层面上,功能模块的解耦以及维护团队的分离也是大势所趋;各个团队维护着同一个App的不同模块,如果每个模块升级新功能都需要对整个app进行升级,那么发布流程不仅复杂而且效率低下;在讲究小步快跑和持续迭代的移动互联网必将遭到淘汰。

H5和Hybird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始终比不上native的用户体验;于是,国外的FaceBook推出了react-native;而国内各大厂商几乎都选择纯native的插件化技术。可以说,Android的未来必将是react-native和插件化的天下。

react-native资料很多,但是讲述插件化的却凤毛菱角;插件化技术听起来高深莫测,实际上要解决的就是两个问题:

代码加载

资源加载

代码加载

类的加载可以使用Java的ClassLoader机制,但是对于Android来说,并不是说类加载进来就可以用了,很多组件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对于这些有血有肉的类,必须给它们注入活力,也就是所谓的组件生命周期管理

另外,如何管理加载进来的类也是一个问题。假设多个插件依赖了相同的类,是抽取公共依赖进行管理还是插件单独依赖?这就是ClassLoader的管理问题

资源加载

资源加载方案大家使用的原理都差不多,都是用AssetManager的隐藏方法addAssetPath;但是,不同插件的资源如何管理?是公用一套资源还是插件独立资源?共用资源如何避免资源冲突?对于资源加载,有的方案共用一套资源并采用资源分段机制解决冲突(要么修改aapt要么添加编译插件);有的方案选择独立资源,不同插件管理自己的资源。

目前国内开源的较成熟的插件方案有DLDroidPlugin;但是DL方案仅仅对Frameworl的表层做了处理,严重依赖that语法,编写插件代码和主程序代码需单独区分;而DroidPlugin通过Hook增强了Framework层的很多系统服务,开发插件就跟开发独立app差不多;就拿Activity生命周期的管理来说,DL的代理方式就像是牵线木偶,插件只不过是操纵傀儡而已;而DroidPlugin则是借尸还魂,插件是有血有肉的系统管理的真正组件;DroidPlugin Hook了系统几乎所有的Sevice,欺骗了大部分的系统API;掌握这个Hook过程需要掌握很多系统原理,因此学习DroidPlugin对于整个Android FrameWork层大有裨益。

接下来的一系列文章将以DroidPlugin为例讲解插件框架的原理,揭开插件化的神秘面纱;同时还能帮助深入理解Android Framewrok;主要内容如下:

Hook机制之动态代理

Hook机制之Binder Hook

Hook机制之AMS&PMS

插件的广播机制,静态广播非静态

Service组件的管理,占坑和Hook

ContentProvider的管理

插件加载解析之自定义包管理服务(PackageManager)

插件进程管理机制(ActivityMAnager)

插件机制之资源管理

DroidPlugin插件通信机制

DroidPlugin框架缺陷

不同插件框架方案对比

插件化的未来

另外,对于每一章内容都会有详细的demo,具体见understand-plugin-framework;喜欢就点个关注吧~定期更新,敬请期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