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把时间当做朋友》
年初遇到《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同学一而再再而三让我读,甚至从魔都赶过来还大力安利一番。春节几天一口气读完,那种感觉就是想读完又舍不得,又好奇迫不及待继续看下去的感受,妙不可言。虽而后断断续续读过几遍,但还是觉得理解过于浅薄不得要领。我渐渐意识到:读再多的书,匆匆读一遍是没用的,更重要的是铭记于心,为己所用,改善生活。
于是,决定拿起这本书,重新读过,并践行之。每次不在于读了多少,哪怕学到了一个概念,升级了几个小观点,只要改善当前的生活,都是收获。
1、最节省时间的方式是学习
过去的我也总是想方设法去节省时间,早上起晚了洗把脸不抹水乳护肤就匆忙跑掉。看到马路上这么多人,更是慌张的路过食堂也不愿停下买俩包子垫垫肚子,觉得这样省时间。结果一坐办公桌上就不由自主的刷起了朋友圈、微博,殊不知半小时恍然过去。
表面上节省的时间也在流逝的注意力散去,却没意识到完全可以收拾好、吃好抓紧时间学习才是不浪费时间。
高中班主任说过一句话:最节省时间的方式是不浪费时间。现在细细想来,的确很有道理。
而最不浪费时间的方式,就是用来学习。
2、为什么你“砍柴”而不肯“磨刀”?
这使我想到L老师的那句话“付费就是捡便宜”,我身边听到的最多的就是:我想学好英语。我见过每天背单词的,从A开始背起,第一个单词“abandon,放弃”,结果没背几天就真的abandon了。为什么?因为背单词枯燥?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磨刀”,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他们觉得新东方的课程太贵了,网上的课程没啥用,不愿意为自己投资。表面上是省钱,却不知浪费了时间。
任何事都是有方法论的,这句话我慢慢才理解。
所以现在想要学习演讲,我就会买演讲课程,进演讲社群。想练习写作,就加入“007不写就出局”,7天写一篇,一起写七年。我的思想转变了,付费就是捡便宜,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才会事半功倍,我想要“砍柴”,也愿意“磨刀”。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这句话也有新的理解。以前总是知道它是对的,但不知为什么对。现在才明白,做一件事环境很重要,选择一个很好地学习氛围,在正循环里,你就会更快的更迭。1+1不值等于2,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会走的更远,更精彩。
3、基于过程的记录,为什么迥异于基于结果的记录?一个人对时间的精确感知能力真的能训练的像特异功能?
我发觉很多时候,你对一样事物、一个概念有新的更深层次的感悟是建立在你本身就有一定知识储备,或者至少你听说过这样东西的前提下。比如这句话,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匆匆过去,完全没什么印象,甚至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有什么思考及意图。再一次看到,却在意到这句话,联想到一本书,有了新的理解,这样才是有效的阅读。
首先我知道这句话针对的是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这本书而言的,柳比歇夫一直有记录每日所做事件的好习惯,记录做了什么事、事件地点、完成时间。他甚至把一件事精确到具体几分钟,如果只单纯记录事件的结果,你并不能忆起做一件事过程中遇见什么问题,怎样解决,怎样改进的,显然基于过程的记录较基于结果的记录更有意义。
大致记得该书作者有次与柳比歇夫一起散步,后来看到他关于这件事的记录时间居然精确到几分钟。而当时他并没有带任何计时装置,作者惊讶于柳比歇夫精确地感知能力,我暗自同意老师的看法:这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4、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有且只与时间有关。
从小我就有两个观点:
1、成绩好的人聪明;
2、我成绩不好因为我笨。
而如今我走过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事到如今回想过去,哪一次的成绩不是我努力的功劳,哪一次失败不是我偷懒不学习的恶果呢?
现阶段,看看身边的同学,那些优秀的,无一不是投入更多时间用在专业课学习、科研上的。讲真,我真的没觉得他们更聪明,智商更高,都是暗自持续努力的结果。而那些成绩差、浑浑噩噩的人毫无疑问都是各种懒散、不学习的结果,我真没觉得他们更笨、智商更低。
哪有智商低的人经历过高考考入大学、努力考研考上研究生的?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是与时间有关,我并没有把时间集中专攻在专业上。而我也真正转变了对于成功与智商的关系,我的智商还可以,我不笨。
刘润说过一句话:以你的努力程度,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摸了摸我的小心脏,问了问自己,恩,我还不够努力。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