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伯乐月华待...社区伯乐计划《故事》伯乐精选推荐专题月•微型小说主...

微小说|远行的人

2025-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爱读书的猫猫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月•微型小说主题创作人物篇第三十六期:相思(三周年庆)(3)离人;

古话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可我的母亲却没有那绣花针的功夫。儿时家里穷,我的东西总是循环利用,缝缝补补又三年。可母亲常讲:我就是个没上过学的粗人,那衣服呀,书包呀,破破烂烂的东西,我可没那手艺。我那些破烂就被她全推给了心灵手巧的邻居。我跑到邻居家里,来取我那些破洞的衣服,拉链坏掉的书包,露线的裤脚。邻居看见我蹦蹦跳跳,手里拿着母亲让我准备的蔬菜,摆摆手说着:东西你们在家吃,这活就是顺手的事,有什么忙可以帮上的尽管提。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

母亲在我记忆中不曾衰老,可能在我幼时,母亲就已经显的很老了。一副满面尘土,佝偻着腰的样子。母亲腰是弯的,是长时间下地干活的原因。烈日炎炎,扛着铁锹,行走在村头地里的土路上,来观察庄稼地。这一看就坏了,随手把地里的杂草拔拔,可一干就停不下来,又到太阳落山了。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

母亲没有文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她的名字还是我教给她的,她那爬虫一样的字体,引得我哈哈大笑。那一晚,月色透过窗户,照在我和母亲身上,母亲欣慰地看着我: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走出去。不要学你娘,文盲,大字不识一个,哪也去不了。小时候我也忘记母亲当时讲了些什么,我只记得当时她偷偷躲了起来抹眼泪。某一天跟母亲闲谈时,聊到了这件事,她很平淡地说:我哪哭了,分明是你考试没考好,哭得稀里哗啦。我清晰察觉到,母亲颤抖的声音。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

母亲为了给我交学费,下定决心要出远门,母亲听说去新疆摘棉花,摘上几个月工资还好,随着我上学越久,学费也越来越多了,在村里那些庄稼早已满足不了家里的开支。母亲为了我,开启了第一次远行,我被留在了邻居家里,母亲不识字,以为新疆就是新乡。新乡离我们那边很近,母亲跟着同村的人,坐火车摇摇晃晃度过了几天,又干上几十天的活,回到家看见我的第一眼,她笑得很开心,那一年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疆特产,还买了一些新衣服,新家具在装饰这个小家。

有了第一次远行赚钱的经验,母亲开始一次又一次的远行了。我当时也上了初中,母亲认为我可以照顾自己了。于是我在亲戚朋友家里来回穿梭,母亲打工回来总会带一些特产,来送给亲戚朋友。母亲是不知疲劳的,但她的疲劳确实清晰可见。深夜的咳嗽声,腰酸背痛成了家常便饭。母亲是乐观的,从她嘴里说出来的话永远是积极乐观的,就拿她去内蒙古干农活时来讲,在地里摘辣椒,一天十几个小时,地头边上是几个巨大的蒙古包,夜晚十几个人挤到一个蒙古包里,嗡嗡声,呼噜声,闲谈声整宿根本没办法入睡。从她口中则是外面世界的新鲜事物,大草原,遍地的牛羊,蓝蓝的天空。她在浙江摘茶时,每天都要爬山去摘茶,山上的冷风吹得人发抖。她给我讲一些新奇的事情,每次忙完活,回家了,她就打开了话匣子,给我讲那些路途中的风景,遇到的开心事,母亲将那乱糟糟的住宿环境,比作唱戏的戏台班子,紧接着开心地哼上几曲。

当年我考上重点大学,政府奖励了一些钱,减轻了一些经济压力。大一那个寒假,我感觉到母亲突然变老了,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头发间又生出了几根白发。年夜饭那天,本打算按照惯例到舅舅家或是姑姑家去吃,那次母亲和我在家里度过了那次刻骨铭心晚饭。母亲包了饺子,小小的桌子上摆了好几个碗,一碗是给灶王爷的,一碗是给爷爷的,一碗是给奶奶的,一碗是留给我那去世很久的父亲。母亲见我迟迟不肯动筷,便哭了起来。

之后几年母亲腿落下了病根,便不在远行了,而我学习工作一切顺利,日子好了起来。我去了母亲口中的内蒙古,在蒙古包内吃着烤全羊,喝着稀奇古怪的牛奶,跟少数民族的朋友载歌载舞,蒙古包内热气腾腾,外面寒风呼呼地吹。我去了母亲口中的浙江,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我去了母亲不曾去过的地方。

前段时间,出差,要去很远的地方,母亲放不下我,抱怨我整天天南海北地跑,很久没有回家了。这次从广州坐飞机到阿联酋,又到法国南特,忙完工作顺道去巴黎旅了个游。

异国他乡,我面临了和母亲一样不识字的窘境,法国热浪袭来,还没有空调,短暂的旅行,我开始给母亲讲我远行的故事。

精心挑选了几张照片,发给母亲,母亲发出一连的语音:注意安全,注意安全,什么时候回来。

圣米歇尔山

在圣米歇尔山下,我便失去了继续游玩的乐趣,我看见那巍峨的城堡,和成片绿油油的庄稼。母亲翻看着我发的照片,给我发了几个字:那边庄稼长势不错。一股热泪从我眼中流出,我那辛勤耕作的母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