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来自直播间的智慧

2024-09-15  本文已影响0人  珍藏1961

老师准备中秋节假期约谈家长。该如何应对?

女孩基本情况:高一,军训没参加,上学2天请假回家。

孩子初一后半学期休学了一年,去医院诊断抑郁住院半个月,之后断断续续上学。初中没怎么学,考取一普高。

一、家长求助:

1,我昨天接着出来的时候,老师说:我觉得孩子有轻度抑郁。那孩子住院的情况是否与老师谈?

二、严冬老师剖析:

1,非必要先不说。

我们要规避一个问题:老师会瞬间启动自我防御机制,因为班上有这样的孩子不安全。老师会背吓住了,让你带孩子回家。

不说目的在于老师理解孩子状况的这个范围之内,团结老师如何帮助到孩子给到孩子力量,这是你的首要目标。

2,直面这个问题。

老师那天说那句话也有道理,有时候她有这种抑郁情绪,但不是抑郁症。

然后听老师说说,看咱如何帮到孩子,比如说比较低沉啊,孩子不愿意跟别人这个打交道啊,拜托老师们能不能增加点关注?!

3,更关键的是咱自己还得好好想想这个孩子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是你要考虑的,这是头等大事。

衡量孩子未来有没有出息的唯一的标志不是去不去学校。孩子可以不去学校,但是我们不可以不知道孩子为啥不愿意去学校?

三、症结所在:(洞察力)

孩子虽然3年并没有全力以赴,但是最终也是考上高中了。

但是妈妈并没有看上考上高中,而是依然耿耿于怀与3年没好好念。(洞察)

1,其背后的意思:你本可以考上重点高中的。这背后隐藏的巨大这的不满。你潜意识里的这些负面信息,会弥漫在你的行动中,自己护却浑然不知。但孩子是能捕捉到的,有这样一个很大的负能量压着,她不可能就专注与自己的学习。

一个不被亲密关系认同的孩子,也会对自己不认同和不满。这样的孩子不可能有心思、有力量用于学习!她内心没他没有力量,怎能不抑郁?

2,对策:就是先给孩子松绑,发自内心的对咱孩子满意。

如何对他满意?

第一,回忆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给你带来的点滴感动。

咱要找回咱跟咱闺女之间的那个叫链接感——心心相印。妈妈发自内心的对女儿满意,那这个能量就出来了 →  孩子就会慢慢的对自己满满意  →  就开始有力量了  →  就开始能行动了  →  就开始变得阳光了。

第二,孩子需要被看见。

看见什么就会放大什么,放大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