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老师”面具下的“真禽兽”!
这两天被上海携程亲子园的视频和图片刷屏。
强制给孩子灌芥末、消毒水和安眠药;
孩子被灌到1小时拉了6次,始终不给换尿布;
粗鲁地脱掉孩子衣服,横甩孩子书包;
推搡孩子,让孩子直接摔到桌角;
……
只看到这些视频、图片和字眼,我的心就已经不足以用愤怒来形容!
小嫚儿妈尽量让自己远离负能量,但是这一次我坐不住了。
咪蒙昨晚发布的那篇“携程亲子园事件:我亲手把孩子交给了禽兽”阅读量早已突破10万+,无数人在留言,痛骂幼儿园及其他机构的相关当事者。
老师,本应是天下最阳光的职业,然而一次又一次的虐童事件,让这个职业又一次暗淡很多,甚至被冠以“恶毒”的字眼。
虽然有报道说,事后当事者下跪认罪,但无论是谁恐怕都无法原谅他们犯下的错!
而在那家亲子园入口墙上挂的“爱生如子,师德高尚”锦旗,此时显得更具讽刺意味。
为何幼儿园屡屡爆出虐童事件?我想这和惩处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就像大家所言,犯罪成本太低!
网络上爆出的幼儿园虐童事件不少,但是真正受到什么处罚大家都无从得知。
教育暴力事件中,一些无良教师行为恶劣,处理却很宽松。许多恶意伤害孩子且造成人身伤害的暴行,不仅有违师德,而且涉嫌违法,却常常被解释成“误伤”“不小心”“不认真”,甚至有时候涉及到的机构部门盘根错节,最后往往不了了之。
另外,社会防患于未然意识薄弱。幼儿园是我们这个社会最软弱的部位,却缺少最坚硬的保护,幼儿园的安保问题因为连发的校园血案才引起关注;而幼儿园内老师对孩子的暴力可谓由来已久,网络上常常看见家长的抱怨和声讨,但时至今日,仍然可以看见无助的小宝贝们受到天良丧尽的老师的蹂躏。
让我们看看国外是如何惩治虐童人员的:
美国
举报虐童人人有责在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下设的儿童及家庭管理局,自1995年起,每年公布全国被虐待和忽视的儿童状况。他们提供的数据不仅将受害者按照年龄、种族、性别等属性进行了划分,还将施害者同样进行了统计,并计算了两者的关系。公众可以在相关网站上动态地浏览每个州的数据。
在虐童“强制报告”方面,早期的报告主要来自医生的举报,因为只有医生才具备相关被虐待的医学症状的知识,他们会在发现孩子身体受到伤害时进行举报。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州的法律都拓宽了举报人的范围,主要扩大到一些与儿童有密切接触的专业人员,如幼教、中小学学校老师、警察、机构保姆、一些照顾孩子的特殊社会服务机构人员等。
报告的内容也在细化,美国最早仅仅要求对残暴殴打和身体伤害进行举报,后来则要求身体虐待和忽视都要举报。如今的举报范围则更加宽泛,如儿童处于人身危险、儿童没有得到必要的照顾和监管、儿童经历严重的情绪问题等。
资金来源方面,美国通过传统的法律拨款程序,给州提供专项资金,用于建立预防儿童虐待和忽视的项目。各州都在想办法增加儿童信托基金的收入,特别是一些附加税,比如像结婚、出生、离婚等交的费用,或利用州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使人们自愿捐赠。资金完全采取收支分离,严格进行监管,且会特别标注这些资金专门用于预防儿童虐待和忽视。
日本
社会组织积极干预自1991年开始,东京成立了虐待防止中心,开始对儿童虐待信息情报进行统计。日本厚生劳动省从1990年开始对儿童虐待数据进行了统计,并逐年公布。
2000年,日本公布并实施《虐待儿童防止法》,经过4年的使用后,在2004年进行了部分修改。和美国一样,日本的法律也是朝着“越来越严”的方向去的。比如在修改前的虐待标准中,规定了“如果发现有虐待的必须举报”,修改后就变成“认为有虐待的必须举报”。同时,语言暴力也被列入虐待标准。
日本的社会力量在应对虐童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1998年在日本成立的“儿童虐待思考协会”,就以儿童虐待为题材制成漫画,向志愿者介绍虐童工作现状。各地的非营利组织还设立儿童访谈热线,与一些儿科医生、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联网,及时倾听虐待儿童的举报。此外,有关防止儿童虐待工作的讲座、研讨会、报告会、经验交流会、论文发表会、学会等集会也在日本全国各地经常举行。
家长们该怎样做,才能保护孩子们不受身心摧残?
1、选择幼儿园前,多了解打听
有调查就有发言权,有调查就更了解真相。宝宝入园之前,家长们一定要去附近的幼儿园打听一下情况,了解一下幼儿园的口碑。也可以咨询有经验的家长,问问他们对幼儿园及老师的评价。另外,尽可能不要去很远的幼儿园,长期以来的早起会使家长和孩子身心疲乏,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教会孩子学会保护好自己
这点十分重要!家长们一定不要向孩子灌输“老师的话一定是对的”、“老师的话一定要听”的错误思想。平常,妈妈们应该通过故事、绘本等物品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在幼儿园受到欺负,回家后要及时告知爸爸妈妈。如果受到老师的打骂,也不能立即反抗,这样只会让老师变本加厉。此时应该“委曲求全”,告诉园长或者等回家后再向妈妈“告状”。
3、多观察孩子
家长们别只顾着做“低头族”了,爸妈们在家里应该少玩手机和电脑,多把目光放在孩子身上,观察观察孩子身上有没有伤痕。孩子闹情绪不去幼儿园是不要急着训斥,耐心安抚他,并详细询问原因。
哪怕对幼儿园老师来说,虐童概率是万分之一。
对家长来说,一旦遇到,这个概率就是百分之百。
我们输不起。
希望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法律严惩虐童人员,提高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同时呼吁大家都参与到监管过程中,让幼儿园这个最阳光的事业,做得花繁叶茂,让所有的孩子们都远离伤害,愿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扫一扫,关注“小小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