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催”的感觉
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 坚持分享第1278天 2021—12—13
我参加了一个学习课程,老师要求听完课要写总结,还必须打卡,以截屏为证,然后传到小组群里,由组长统计。
因为这几天事比较多,听完课后,我想再回听一遍,让自己静下心来好好写总结,当然,要按规定的时间交。
学习积极的老师,这两天已陆续上传了截屏,我们的小组长非常负责任,不断在群里提醒,并督促大家记得总结打卡。这让我想到学校的老师(或家长)督促学生(或孩子)写作业,交作业的情况。
在组长的督促下,大家纷纷交了作业,并把截屏发在了群里,其实离交作业截止的时间还有两天。我本打算周三完成的,但看到组长的督促和大家的积极状态,我今天上午开始抽时间写,写了200多字,一看时间,该做午饭了,没有办法继读再写。做饭时,我还在想着这件事,下午有事,晚上有课,我们交的作业没有字数要求,我就把写的这些内容草草传了上去,打卡成功,并把截屏发在了群里,还受到了表扬。
我看似完成了作业,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作业的质量如何,如果没有催促的话,周三写,我可能会写1000多字,并把重要的知识点总结出来,因为今天急于交作业,就草草作了总结,也可以说是应付了事。
我在想,孩子做作业,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呢?比如孩子想周日写作业,但家长催促孩子周六必须写完,孩子会不会也像我这样为了完成作业草草应付,甚至带着不满情绪写,字迹潦草,不想思考,错题很多,或者用拖延的方法对付家长,有时看似完成了作业,但质量堪忧。
有时候我们有自己的计划和打算,但在外力的作用下,我们不得不为之,此时,心里会不会不舒服?会不会有不满情绪?但碍于面子或迫于威力不得不做时,会不会压抑自己的不满情绪?会不会把这些情绪迁怒于他人?会不会有“踢猫”效应(*)发生?
如果能顺势而为,也许能避免这些吧。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