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第四第七章——各于其党

2023-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旭日老师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

【感悟】

我们细读《论语》的时候,会越来越发现孔子的学问博大精深。以前我们了解《论语》、孔子和儒家思想都是从别人的口中,当我们自己亲身阅读的时候,会发现有些认知跟别人的认识是不同的。在认识人这一点上,孔子也是非常有研究的。

一、孔子的识人方法可以说是直指人心。从正面来说。前面我们就学到了一章孔子的识人方法。《论语·为政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在这一章中,孔子从三个方面来深刻地认识一个人,他认为只要抓住了这三个关键点,一个人的内心就不会隐藏。

二、本章孔子从反面来讲识人方法。就是从他犯错误的类型来认识一个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缺点,有些缺点可以忽略,但是有的缺点却绝不能容忍,能从这个角度来识别人才,本身就是一种创举。孔子的思想以仁德为核心,所以他的识人的时候,最终落脚点仍是品德——仁德。但是不同的时代,识人的标准就有一点不同。比如在乱世,往往就是对人的办事能力要求较高。比如说汉初韩信和陈平,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标准来说,他们的品德都不算很高尚,但是从他们所犯的过错来看,也并不是没有仁德,所以他们最终都能够建立旷世的功勋。而能够大胆运用这两个人才的刘邦,他的识人能力绝对非凡。由此可见,孔子的这一句话是经过实践检验非常正确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