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医道真(八百八十七)
2022-11-08 本文已影响0人
妙手柯楠
达乎道则明于理。
“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黄帝曰:邪胜而泻者,固如是也。若不足而补之,当奈之何?
岐伯对曰:针刺之事,易泻难补,欲补不足,必先询病者之所苦,处得其经穴,用手抚持顺行,扪而循之,节次导引,切而散之,揉荡抚摩推而按之,使其经气散布,不为所伤。
然经气虽散,邪气未能即聚,又必于当刺之处,以指弹其肤而使之怒,以爪抓其肌而使之下,俟其掀热肿赤,则他气通,而邪气聚,于是取其穴而刺之,庶无伤于正,而不足者可补矣。
其所以为此者,盖外引其致气之门,以闭夫正经往来之神也。至若用针之时,必候病者之气呼出既尽,然后内针,静以久留,待其气至,如气未至,则留之又留,若待贵人,而不知其日暮,然究之总以其气之至为度。
至留之既久,经气已至,则又宜顺适自护,慎无摇动,以泄其气。他如去针之法,则候病人吸入气归于内,然后引针而退,针不摇转,自气不得出,各在其处,于是以指扪实其针孔,而推阖其门户,以令神气存注,正气留止也,故谓之曰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