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原创)
(一)
它带着一丝暧昧,一丝诡秘的气息,从门缝里,从屋檐下,从小巷的拐角处悄悄地溜出来。它的流动不需要郑重其事的传达,它就像是一块牛皮膏药,只要一逮着机会,就会迅速的贴在你的屁股上,跟着你行走,跟着你如厕,跟着你回家,跟着你钻被窝。
(二)
它带着一丝坏坏的笑,藏在人们的猜忌里,跑进人们的争吵中,沿着沸腾的血液爬到赤红的眼睛上。它制造矛盾,影响生活,甚至带来灾祸。
它的能量很大,但表现形式仅仅局限于阴郁的层面,像阴沉沉的天空,听不到雷声,看不到雨点。
它走后的空气是潮湿的,有一股淡淡的霉味。因为味道淡淡的,所以不足以使人警觉其曾经的存在,当阳光驱散了这种淡淡的气息时,它又悄悄地溜过来了。
(三)
它的产生来自于一张不负责任的嘴,这张嘴趴在许多耳朵上,嘴里有条屈伸自如的小舌头像蛇信子一样,把别人的耳眼舔得又酥又痒,于是听他说话的人也产生了说一说的欲望。
因为个体的隐蔽性和不为自己语言负责的态度决定了它的传播:没有特定的渠道,只有道听途说中的糜集,它是一部野史,记者招待会上看不到它,官方的报纸广播中找不到它,它是一些男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是伤了别人的长舌妇嘴里嘻嘻哈哈的坏笑。
(四)
因为它是不担责任的,所以流传的速度很快,它把一个个红扑扑的小舌头放在田间地头,放在街角深巷,在隐蔽的状态下四处流散,甚至于翻山越岭,漂洋过海。
它的求知欲最强,无论你走到哪里,它都能发现你的行踪。为了摆脱掉它的纠缠,有的人用一生的时间去解释,去澄清,却难以凑效,反而助长了它的进一步传播。
它的脸皮最厚,觍着一张老脸,坐在男人的大腿上,钻进女人的被窝里。它唯一的目的就是窥探他人的隐私 ,以此来达到自己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它叫流言,从不安的思想中来,到不安的环境中去。
(注:本文我于2014年发表于徐州都市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