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挑战计划:考研日志

日更挑战day24:考研日志24

2018-12-04  本文已影响5人  韫左寻
日更挑战day24:考研日志24 日更挑战day24:考研日志24 日更挑战day24:考研日志24
巴赫的作品,讲述的,有更深的含义,这需要穷尽一生去感悟。就好像马友友对其的理解。他在20、40、60岁时分别录制过这组巴赫组曲。20岁,意气风发,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战无不胜;40岁,拉琴的那个男人往后“退”了一点,中年危机让他重新思考世界上的苦难和快乐;60岁,他想传达更宏大的东西。

音乐就是如此有力量,懂或者不懂,都是在有所经历后有所感悟。

关于音乐的说法太多太多。但我更喜欢从历史中,音乐家中看音乐,因为我可以感受到,活着。音鲜活生动,人有情有义。

那就说一个让巴赫发扬光大的人物吧。

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门德尔松。可以说是音乐史上家庭条件最为优越的音乐家了。不像舒伯特那般,一生穷困潦倒,还被可恶的出版商压榨。更不像莫扎特,写曲写曲写曲,生活生活生活。

门德尔松的家庭条件,好到当时的所有大文豪,都去他家开沙龙。因为祖父是哲学家,是当时极有名望的人。父亲是银行家,母亲是钢琴家。家中住的别墅。

17岁时完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20岁时他通过指挥《马太受难曲》在巴赫去世后的首次公开演出来宣传巴赫的作品。1829年,演出地点为柏林歌唱学院。引起轰动而成为闻名遐迩的指挥家。为巴赫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除了指挥卓越成就,使得巴赫的作品重回世间散发万丈光芒以外,他是一个极为优秀的作曲家。与莫扎特,贝多芬,甚至同时期的舒伯特他们不同。因为门德尔松的经历不及他们那般艰难,所以少有深刻的内容。可是即使是这样,人们依然喜欢着他的作品,因为给人一种浪漫的日子,和轻快的感受。

他写的管弦乐曲《赫布里底群岛》《苏格兰交响曲》等。以及著名的钢琴小品,《无词歌》,被誉为结构短小却又诗意的诗歌。

可以,天妒英才,如此完美的人,却在38岁离开人间。

以至于我看这一时期的音乐家的时候,都有一种特别可惜的感觉,大都早早的离开了世界。

也许,天堂也需要他们的音乐,来丰富精神世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