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理心情随笔

分寸(P2023-161-801-071)

2023-09-27  本文已影响0人  三六吾语
      2023.09.27,周三,农历八月十三,郑州,阵雨,多云,18-23℃
      春节过后,累计第197天早上跑步5公里,(正月3天,二月26天,闰二月25天,三月26天,四月28天,五月26天,六月24天,七月27天,八月13天)(农历2022年累计跑步221天)

2023.09.22晚上19:30分拍摄于河南省文化馆

距离产生美。

人与人之间,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比较合适。


我们总会认为我们坦诚真挚,我们总会觉得自己掏心掏肺,可实际上却又往往事与愿违。

我们的坦诚真挚,往往被别人当作了意有所图;我们的掏心掏肺,更甚至于会被别人理解成龌龊不堪。

为什么会这样?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基于不信任不理解不认同。


我们都知道,“说着无意听者有心”。不信任别人的人,往往害怕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被会被别人恶意利用;而恰恰相反,信任别人的人,却又认为我这么用心用力赤诚相待,却又被这么不公平的对待……

于是,越不信任,越不信任,于是走向事物的两个极端。


其实,这些都不足为怪。人都是在曲折中前行的,都是在受过了无数次的伤害后,才让自己愈加理智,愈加走向成熟。


不是不信任,而是害怕被信任一次次的伤害。

曾经因为信任,被伤害了一次;曾经因为信任,被伤害了两次……也不知道,究竟曾经因为信任被伤害了多少次。

于是,渐渐的,自然而然,就不再轻易去相信——无论是花言巧语,或者是真情实意。


不想再成为一个透明人,不想再次在别人面前暴露无遗、一览无余。

于是,刻意的掩饰自己,尽力的表现自己的清高,也努力的在为自己的灵魂“粉饰出一种太平和高傲”。


看透不说透还是好朋友。

我们要充分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自尊,尊重别人的善良,甚至尊重别人的自私和自以为是。


我们曾经以为的善良,别人会认为是做作;我们曾经以为的理所当然,别人却又会以为多此一举。

枚不胜举。

这就叫做“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这就叫做“存在即合理”。没有对错,没有是非,“总有它作为存在的一种道理”。

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就好——合理的尊重,体面的尊重,不露声色的尊重。


人是有思想的,别人不能阻止你的所思所想,你也不能磨灭别人的所言所行。

与其不被信任,与其害怕不被信任,那就干脆保持距离的好。

距离让人产生分寸感,让人产生安全感,距离更让人有了一层保护自己的盔与甲。

人是理智的,人更是感性的。分寸感久了,就会重新慢慢建立信任感;信任感久了,就会慢慢重新从心里产生由衷的认同感——只不过,还是要保持分寸的好。


不要幻想自己对别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不要奢望别人对自己掏心掏肺、亲密无间。

保持距离,保留分寸,恰到好处,这才是最恰当的人际关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