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群的讨论
案例:
女孩,初一,12周岁 ,性格较外向,亲子关系尚可,同学关系较好,上初中后班级成绩始终二十多名,有时还往后落到三十多名,能完成作业,但时间较长,有时不会做的题会查作业帮,感觉就是静不下来,学习不走心,妈妈经常督促,讲题,没有效果,这次期末考试略有后退。周五放学出去和同学聚餐(考试之前和妈妈商量并同意),回来后和好友在自己房间玩,笑得很开心,房间外妈妈的心情是五味杂陈,焦急,上火,没发作,但无计可施,怎么办?怎么利用好这个假期,怎么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妈妈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分析:
一、为什么孩子考试后没心没肺地玩耍?
期末考试结束了,拿到试卷,孩子的心五味杂陈,家长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玫瑰]
当我拿着卷子进教室时,听到孩子们倒抽冷气的声音,看到孩子们睁大的圆圆的眼睛,真的是被他们的气场所感染![玫瑰]
无论他们在班级的排名如何,他们都有一颗渴望进步优秀的心![玫瑰]
当孩子们取得理想成绩时,会看到他们夸张的表情和笑声:“啊!终于可以不被妈妈训了!”
当他们成绩不如意时,甚至会在班里嚎啕大哭![玫瑰]
所以,拿成绩的那一天,看到考卷一张一张地发下来,关注自己分数,互相之间打听分数,急切打听自己在班里和级部的排名,消耗大量心力,孩子们真的可以说是在炼狱里走了一圈!
我们离开学校久了,是否还记得若干年前学生时代考后的自己?
孩子们太需要在假期后彻底放松一下了![玫瑰]
作为父母,我们也知道一张一弛,可是看我们的孩子时,就恨不得她或他象一台永不停歇的发动机。[玫瑰]
尤其是当孩子成绩不如意,我们多么希望马上和他们坐下来,制订计划,悬梁刺股地投入学习啊![玫瑰]
我们把孩子的学习看成重中之重,仿佛那就是自己的成绩!
我的孩子中小学和我在同一所学校,我能够提前知道她的成绩。她特别讨厌我提前打听她的成绩,多次和我说,即使我知道了分数,也不要提前告诉她成绩,她不想知道,她要在发卷前尽情放松![玫瑰]
所以我理解的案例中的这位女孩目前最需要的是释放压力,心理放松吧。
二、房间外妈妈的心情是五味杂陈,焦急,上火。妈妈的心情正常么?
随俗话说:关心则乱。案例中的妈妈是一位上进心强、责任心强的好妈妈,正因为如此,才会把孩子的成绩挂在自己身上,恨不得自己代替孩子去学习。这是正常的。
昨天晚上,我们一大家子一起包饺子🥟。读大学的外甥女和侄女都参与包饺子,她们包的慢,放的馅也少,有时候捏不起来还要求助。弟弟说:“快下岗吧,不会包不用包!”我和妈妈在一边说:“多包几次就好了,自己家人吃,没有好赖。”放手让孩子做,就要接纳他们一开始表现不完美的样子。
生活里多放手,让孩子体验从不行到行,从不完美到逐渐完美的过程,迁移到学习中,也是如此。
案例中的妈妈,生活中是包办代替把很多事情揽在自己身上,还是经常让孩子主动做事,承担责任呢?
如果生活中,妈妈风风火火把家务事都处理得比较到位,学习上又急切地插手帮忙,孩子就会感受到压力。他或她没有在生活中获得承担责任压力的锻炼,无法承受来自学习和家长的双重压力,甚至还有老师同学的压力,就会逃避,到其他方面找三感。
妈妈散发的气息越强烈,孩子越容易逃离学习。即使家长压制自己的情绪,其实孩子们也会感觉到,他们其实特别敏感。
三、怎么利用好这个假期,怎么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妈妈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当我们知道孩子考试结束后需要放松,就可以明确和孩子协商,两天之内或者三天之内尽情玩耍,这是她本学期努力学习后,应该获得的放松时间。即使家长认为她没有努力,也可以美化她,因为孩子们每天上学确实都很辛苦。
其次,家庭成员认真坐在一起分析考试成绩。多听孩子说,认同她的失利原因。孩子一般会为自己辩护,这是自我防御,正常的心理现象,家长不要反驳,说“你就是懒!你就是……”等负面言语。
接下来,制订假期计划,包括家务、运动、娱乐、作业,利用好闹钟,培养有序自律的习惯与人格特质。
孩子执行时,家长留心看,不要随意评价。晚上睡觉前复盘一下,做好了夸,做得不到位,提醒明天调整。
孩子的薄弱学科,该辅导要辅导,一定重视辅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