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修炼,从内而外做个高效能的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
本月的读书计划之一是完成这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并进行输出。对这本书的兴趣源于一次读书会上,一个书友分享的《穷查理宝典》,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都沉浸在同类型的书籍中。我发现了一个共性——古今中外凡是能留名千古的人基本都是一个极度自律的人。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可以说更为全面的总结出一个人的提升自我的轨迹,不仅从个人的自律谈起,还提到了公众领域的人际交往,指引我们从内而外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
今天先整理三个有关个人内在修行的习惯,了解一下从依赖期到独立期的提升步骤。
习惯一:积极主动
从心理学“刺激——反应”原理来看,大部分人的感受及依此采取的行动源于外在环境。回忆一下自己的经历,激动和信心或许更多的源于他人的鼓励和赞许,失望和自卑往往来自于周遭的眼光和看法。这让我想到曾经听过的一次分享——《恰如其分的自尊》,高自尊的人不会因为外界的负面评价而低看自己。其实所谓的高自尊的人本质上都是积极主动之人。
想让自己变得积极主动,似乎在中国的传统思维里并不容易,经常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吐沫星子淹死人”,说的是舆论压力,而能被淹死的,估计大多是消极被动之人吧。如果想达到高效能人士的目标,解放内心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没有一个对自己的客观评价,很容易陷入环境和情绪的旋涡之中;没有一颗主动进取的心,又怎能开启你的高效人生呢?
有句俗语叫:“踏遍坎坷成坦途”,而这背后的精神支柱就是——积极主动的心态。
在习惯一里,作者史蒂芬·柯维还提到了两个概念——“影响圈”和“关注圈”,直白的说,“影响圈”是指你可以掌控的范围,而“关注圈”则只是你感兴趣的部分,却无法掌控。从两个圈的正常关系来说,“影响圈”的范围较小,而“关注圈”的范围广,正确的发展模式是:专注在自己可掌控的范围内,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将影响圈不断扩大。我们身边经常可见的一种“好为人师”的人,可能路数正好走反了,专注于别人身上又无力控制和改变,仅仅是让自己的嘴爽了。
习惯二: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说的是“目标”和“方向”。“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的”,第一次是脑力的构思,第二次是体力的实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追求,前提是你要先把自己的方向给弄清楚,千万别做“南辕北辙”的事,否则越努力越失败。大部分人的失败都是因为事先没有明确的目标。清晰明确的目标就像灯塔指引我们前进,尤其是在黑夜迷茫中。
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接受的教育和境遇不一样,因此,人们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而这个所谓的“目标”,放在每个人身上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生活的中心”。史蒂芬·柯维总结了以下九种生活中心,以配偶为中心、以家庭为中心、以金钱为中心、以工作为中心、以名利为中心、以享乐为中心、以敌人或朋友为中心,以宗教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所以并不会单纯的表现出某一种,可能是几种中心的混合体。我们的生活中心摇摆不定,情绪上自然会受到影响起起落落,一会儿意气风发,一会儿颓唐沮丧……中心不稳定,方向飘忽,最佳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个稳定、永恒不变的东西。柯维博士将之称为“原则”,我理解的“原则”,是综观全局,深思熟虑。
习惯三:要事第一
习惯二说到了自我领导,确定方向,那习惯三就到了实践阶段——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的实质是对计划的实施,当然离不开“时间管理”。我们都熟知“时间管理”四象限图,管理的前提是要从各类事物中按重要紧急的程度做出分类,不同的偏重,导致了不同的结果。目前“时间管理”已经演变到第四代,前三代的“时间管理”都有着各种局限性。第一代时间管理理论没有“优先”观念,只是用备忘录记录,不必对结果负责,压力小;第二代时间管理理论强调日程表,有了规划,但是也无“轻重缓急”之分,总是受到计划的限制;第三代时间管理理论进步最大,依据轻重缓急设定短、中、长期目标,但是不够灵活,往往因为第一、三类事务占去所有时间。柯维博士提出的“要事第一”属于第四代理论。第四代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时间管理”这个名词,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与其着重于时间与事务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
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呢?柯维博士总结了以下四个步骤:
(1)确认角色
我们生活在不同的角色中,工作中,我们可能是员工、可能是领导,每个职位的职责不一样,在家庭中,我们是父母也是孩子,基于不同的角色,我们的安排自然也有不同。先考虑一下一周的主要角色和任务,然后记下自己需要专注的领域。
(2)选择目标
思考一下一周计划中每个任务栏中最想做的一两件事,作为选定的目标。当然这些目标一定要有几个第二类事务,即重要不紧急,为了让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能够有关联性。
(3)安排进度
安排具体的实施时间,列出周计划或者日计划
(4)每日调整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而非死板的完全拘泥于计划的执行。
说了那么多,又要回到“知行合一”的问题上了。要成为一个高效能的人士,“知道”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如何去实践和坚持。
后面将继续分享在人际交往中的高效能人士的其他习惯,在个人进入独立期之后又是如何在公众领域做到“互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