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是什么?
文/江寒园
蒙太奇,就是结构。它既是“剪”,从素材中剪出所需要的镜头,也是“辑,把这些镜头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式上完美,语义上通畅。他可以有多种形态,多种风格,因为蒙太奇是组合的语言法则,它的表现可以是无限的。
简单说来,要学习蒙太奇理论只要懂得三个人就行了。
一、大卫·格里菲斯(叙事蒙太奇)
依靠省略的原则,选择事件和动作的若干要点,以中景,全景,远景展现空间关系,以近景特写强调视觉细节和重点,然后,再将这些镜头按连贯性和同时性加以剪辑,省略的部分由观众的经验得到补充。
看着有点晕?举个栗子(吐槽下文字的局限性,之前做presentation可以直接放电影给大家解释,看过自然就懂了什么是叙事蒙太奇)。
比如说,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在影片45分钟到将近47分钟,这两分钟就是叙事蒙太奇。
这里我简单用文字解释一下,宫二和叶问比武过后,互相道别。之后两条线,各自展现宫二和叶问的生活场景,鱼雁传书,暗生情愫。
这两个成语怎么看出来的?
电影的影像上只是简单表现了叶问和宫二写信,拆信的镜头,并没有直接拍出来叶问让谁谁去送信,也没有这样的台词。这些就是被“省略”掉了,依靠大家的生活经验得到补充,再到宫二眼神往下看,这个镜头很经典,心理学上判断一个人是否说谎,会看他的眼神,如果向上或是向下,就表示正在竭力回忆。这个镜头用电影术语来说就是“闪回”(非线性叙事的重要手段)。
宫二回忆当初的比武场面,慢镜头回放两人的贴面舞,但是这一切都没有明说,观众从自己的经验就可以看出两人暗生情愫(当然有些观众没有这些经验,甚至也没见过猪跑,自然就在电影院睡着了)。
最后一个镜头是叶问妻子的抱臂凝视,就可以想象出他的妻子已经发现了她们俩人之间的事了,但是保持着沉默。
现在再看前面的解释,“依靠省略的原则,选择事件和动作的若干要点,以中景,全景,远景展现空间关系,以近景特写强调视觉细节和重点,省略的部分由观众的经验得到补充。”这回清楚了吧?不清楚回去再看看电影好好揣摩,《一代宗师》值得你看十遍以上。
二、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表现蒙太奇)
1.杂耍蒙太奇
它有两个要素:
a.精彩的引人入胜的效果强烈的“杂耍”场面
b.这些场面随意挑选,彼此不连贯
打个比方,研究者经常把《战舰波将金号》中的“敖德萨阶梯”一场中妇女、儿童、残废者惊慌逃跑与牺牲的场面列为“杂耍蒙太奇”的范例。他所以重要,爱森斯坦强调它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战舰波将金号》看过得人应该比较少,再打个比方,《天使爱美丽》片头部分,虽然节奏不是很快,也略微带些时间关联,但毕竟带些“杂耍”的味道。
2.镜头即象形文字(理性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作用于观众的理性层面。爱森斯坦以中国文字的“会意”作为比喻:水+眼睛=流泪(泪);耳朵靠近门的画面=听(闻)……
即把那些术语的,意义简单,内容平常的镜头变成理智的镜头组合
打个比方,《尼罗河惨案》里,在金字塔顶遇见杰姬而心中不快的林奈特与多尔策马离去,组接的是波罗坐在那里观看的镜头,很明显这里产生了新的含义。波罗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3.镜头对列理论
爱森斯坦认为,辩证法的对立统一法则在电影艺术中表现为冲突,电影的每个画面不是蒙太奇的“因素”,而是他的“细胞”。蒙太奇依靠这些细胞的对立——画面(正)与画面(反)的对立统一完成飞越。
“无论两个什么镜头对列在一起,他们必然连接成一种从这个对列中作为新的质而产生出来的新的表象。”他进一步做了个非常著名的比喻:
“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两数之和,而更像二数之积”
举个栗子,周星驰的《功夫》都看过吧,放不了电影就贴图片吧。
周星驰全身静脉尽碎,包裹的像个粽子,突然间绷带一条条开裂;火云邪神前来找他,看到蝴蝶破茧而出
周星驰身上的绷带蹦蹦的响,将要被撑破了; 火云邪神看到蝴蝶破茧而出这两个毫不相干的镜头的对列,产生的就是第三种含义,二数之积。
4.垂直蒙太奇(音画对位论)
进入有声电影时期以后,人们发现蒙太奇不仅存在于画面与画面之间,也存在于声音与画面之间。
1928年,爱森斯坦,普多夫金与亚历山大洛夫共同发表了题为《未来的有声电影》的宣言,指出在音响方面进行的初步试验必须遵循“音画分离”的方向去进行。而在时间的配合下,这就能创造出一种画面——视像同画面——音响的交响乐式对位。
打个比方,诺兰的《星际穿越》应该都看过。爸爸离家准备去NASA报道那段,他开着车,影片上却倒数着10、9、8、7、6、5……接着是火箭上空的情景。这就是音画分离式的垂直蒙太奇。
five ,main engine start,four,three,……爱森斯坦就讲到这里。研究者通常把格里菲斯奠定的镜头组接时空原则,称为“叙事蒙太奇”,而将爱森斯坦等人的蒙太奇成为“表现蒙太奇”。
第三个人是安德烈·巴赞
他是反对蒙太奇的,前面两个都是正向讨论,有必要从逆向来看一下蒙太奇的另一面。
他认为电影是用摄影机记录下来的艺术,是照相的延伸,不需要人的干预,所以要崇尚自然和绝对真实,而蒙太奇却在分解现实,违反了电影的本性。
巴赞的三点批判:
A.长镜头能自始至终保持空间的统一性,而蒙太奇则会把世界劈成一堆碎片。
B.长镜头能给观众以思考的空间,而蒙太奇则完全控制住了观众的情绪,缺少含蓄与令人回味的效果。
C.长镜头的机位运动是连续的,可以从多角度观察动作,而蒙太奇则完全限制死了视线的角度。
以上,三个人,做个大致结构图。
一、叙事蒙太奇(格里菲斯)
二、表现蒙太奇(苏联蒙太奇学派:爱森斯坦、库里肖夫以及普多夫金 )
2.1杂耍蒙太奇
2.2理性蒙太奇
2.3镜头对列理论
2.4垂直蒙太奇
三、巴赞对蒙太奇的批判(逆向思考)
注:这篇文章是在阅读李稚田老师的书后总结归纳出来的,其中对蒙太奇的划分即概念界定主要来自李稚田老师的总结,后面举的例子如《一代宗师》《功夫》《星际穿越》等则是根据自己的阅读观影体会,因为李稚田老师举的一些电影比较老,老电影看过的人毕竟比较少,不容易理解。所以特地举一些近年的热门电影。当然阅读要互相对比参考来看,这只是一家之言,或许等阅读完爱森斯坦的《蒙太奇论》会有进一步完善或者后续文章。
————
转载请@作者微博 ID:江寒园(http://weibo.com/u/2111069654),并将本段话一并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