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过往里,没有一点莫名其妙的自卑
跟一个00后画手聊天,差点没惊掉下巴。她说自己的童年很自卑,跟家人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和一群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上同一所学校。每天清晨,大家洗漱完,就陆续出门等车。
大人和小孩站成一排,站在大院门口,热热闹闹地讲昨晚的趣闻,你一言,我一语,亲昵劲十足。
没过一会儿,学校的校车来了,小朋友们背着书包,排成排上了车。大人也一窝蜂散去,买菜的买菜,上班的上班。而这个时候,她,一个孤独的小女孩,小心翼翼地爬上了妈妈的保时捷,带着落满眼底的寂寞,一骑绝尘……怎么样,听到这样的描述,很想撇嘴对吧?我也是!但她却跟我发誓,真没有炫富的意思,这事真令她自卑了整个童年。坐保时捷去上学的她,特别想坐一回校车,跟小朋友们一起等车,一起聊天,一起叽叽喳喳地去学校。
在她的记忆里,那辆校车就成了一个魔盒,里面发生的一切,都是她难以触及的秘密。小朋友聊过的事、分享过的零食、交换过的玩具……所有的欢笑,都与她无关,那错失的十五分钟,让她成为一个“边缘人”。她甚至会刻意带一点零食,去讨好那些坐校车的小伙伴。因为她总隐约感觉,那一个个清晨,她们一定交换过什么重大秘密,却没有告诉她……聊到这里,我好像隐约能理解她的感受——那是一个敏感的小孩,担心自己会被小伙伴排挤。那辆保时捷,一定曾给她带去过忧愁。至少在漫长的童年时代,那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
如今说来一笑置之,但谁的过往里,又没有一点莫名其妙的自卑呢?
有个朋友告诉我,整整四年,她都不太敢在寝室说话——因为普通话不标准。
一个南方人去了北方,总是因为平舌音或翘舌音、前鼻音或后鼻音,被宿舍的同学一次又一次纠正。她知道同学们没有恶意,可她们每纠正一次,她对自己的信心就弱了一分。久而久之,她不太敢开口说话了,生怕又把“肉”说成“漏”,把“日”说成“意”,引得哄堂大笑。
这种自卑支配了她四年,原先活泼开朗的性格也变得内敛又安静。一直到毕业多年,同学婚礼邀请她,大家在KTV里唱歌,有人非要起哄,叫她唱粤语歌,她推托不过,就硬着头皮来了一首。这一次,竟赢得满堂喝彩。
大家告诉她,其实她们也看TVB,也爱听里面的人讲粤语,甚至曾一遍遍对着MP3,练习过粤语歌……有人遗憾地说:“其实当年我们都想让你教点粤语,但是看你也不怎么爱说话……”
那一刻,朋友才陡然释怀。原来一直以来,折磨她的东西,都不过是自己的敏感和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