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心灵的捕手——读非村《捕手》有感
题记:每个为了梦想而奋斗的平凡人都是心灵的捕手!
今天在简书平台有幸拜读了非村的《捕手》一文,好久没有读到这么震撼心灵的好作品,读完之后忍不住写下了“平凡的日子总是像一潭死水,为了一日三餐有汤,为了碎银几两,我们像蜗牛一样负重前行,如果没有信仰的力量,内心没有闪亮的光,自我就会沉沦。向优秀的非村学习,向张平一样的平凡而又有生活勇气者致敬!”的留言。
但是简单的几句留言怎能解我心中之感,表我仰慕之心,抒我心中之臆呢。
《捕手》文章一上来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震撼:张平在高层扎钢筋的时候,失足摔了下来,就在“我”两米远的地方。作者用细腻的笔端写出了周围人对张平摔落时的夸张表情,更衬托出了这一事故给“我”带来的震撼。
接着,作者还是以第一人称的“我”开始了叙述,讲了“我”和张平的结识、相知、相惜的故事。
“我”是工地上的一名不合群的建筑工人,白天手持瓦刀搞建设,闲暇之际爱好看书码字,心中有颗作家梦。这样的我注定是孤独的、落寂的,而“我”也乐于享受这份独处的清净。然而,张平闯入了“我”的生活,给我带来了很多改变:他活泼主动,即使“我”不怎么理睬他,他仍旧乐观主动的和“我”交往;他心怀梦想,眼中有光,做事积极向上,热爱绘画,对“我”有自己的信仰而崇拜不已;他敢爱敢恨,率性有为,不惜为了我的《麦田的守望者》一书而与东子一伙闹掰。
与东子一伙闹掰的直接后果就是,张平被分配去干扎钢筋的活,而且需要高空作业,这也间接导致了张平的出事,更增加了我的愧疚之心。于是“我”决定去完成张平回家探亲的这个小小愿望。也是在翻看张平的日记(画册)和赶往张平老家探望其母亲时,“我”对张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是一个有着成为画家的青年,他的梦想卑微而温馨,就像暗夜中的孤灯,虽照不亮大地,却能给赶路的人以温暖以方向。这是一个心灵的捕手,他用他最卑微的梦想启示我们一定要心中有光,素履以往,不负梦想,不负时光。
非村的文笔自不必说,功底深厚,笔端细腻,感情真挚;小说结构严谨,情节生动而又冲突不断,跌宕起伏;更为重要的是作者的文学修养在作品中不漏痕迹的展现无疑,《麦田的守望者》即是本文故事的主线之一,也是串起“我”和张平之间的情感纽带,更有张平时时刻刻守护着我的精神寓意。“向优秀的非村学习,向张平一样的平凡而又有生活勇气者致敬!”
另外,作者的文章题目非常有深意,刚读之,我根本没有理解其中深意。还是三问度娘,加之自我理解了好久才解其中之妙,不得不佩服作者之高明。
“捕手”,就是棒球比赛中,在本垒后方的守备队员。是棒球或垒球比赛中负责接住投手投球及接捕本垒附近的击球的球员。而在这里的意思我的理解是平凡如“我”和张平一样的人,也要心中有梦想,脚下有行动,做自己心灵的捕手。
做自己心灵的捕手,心怀梦想,不负时光。我也有一颗成为作家的梦,现实生活中我是一名基层工作者,每天劳碌奔波,上有领导安排工作,下有群众需要服务,日子过得卑微而无聊。总是梦想着写一首好文,却迟迟没有行动,幸好最近我发现了简书平台,开始了日更挑战,开始了梦想的起航之旅,希望今后能够坚持下去,初心不忘,素履以往,像作者、像张平一样,做一个心灵的捕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