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篇第十六:对事情的考量,看出一个人的品格高低
2019-04-26 本文已影响1人
西源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一章,与第十一章一样,都是讲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同时也是义利之辩。喻是明白、知晓、懂得的意思。孔子说,君子晓得义,小人只知道利。
君子于事,必先辨其是非,以道义为先,合义的事必做,不合义的绝不干;小人对事,必先计较其利害,以利益为先,有利的事干,无利的事绝不做。也就是说,对一件事情,做还是不做,君子心怀道义,他首先从道义上去考量,用道义作秤秆来衡量是否合义,合于道义,哪怕于己无利的事,那就应该干,必须干,不合道义,哪怕对此十分有利,也不会干。小人则不同了,你跟他说道义,等于对牛弹琴,他只看这件事于己是否有利,有利的,立即去干,无利的,打死也不干。所以,君子,是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是品德低下的人。
人人皆可为君子,只须把义看重些,将义置于利上,先义而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