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A降维算法
降维是机器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种思想。在机器学习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高维的数据集,它们会占用计算机的内存和硬盘空间,而且在运算时会减缓速度。
降维能够使得数据量被压缩,加快运算速度,减小储存空间,以及方便可视化的观察数据特点。
PS:在降维中,我们减少的是特征种类而不是样本数量,样本数量m不变,特征值数量n会减少。
主成分分析算法(PCA)
一种常用的降维算法是主成分分析算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
PCA是通过找到一个低维的线或面,然后将数据投影到线或面上去,然后通过减少投影误差(即每个特征到投影的距离的平均值)来实现降维。
上图是一个包含二维特征值的样本集。黑色的叉代表样本,红色的线表示找到的低维的线,绿色的叉则是样本投影在线上的位置。而它们的投影距离就是PCA算法所需要考虑的。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PCA算法就是找出一个线,在数学上就是一个向量,使得其他样本投影到该向量上的距离最小。
推而广之:
一般情况下,将特征值的维度从n降到k,就是找到k个向量,使得样本在这些向量上的投影最小。
例如,2维降到1维,就是找到1个向量,即一条线;3维降到2维,就是找到2向量,即一个平面。
PCA和线性回归的区别
- 在线性回归中,最小化的是没有样本到预测线的平方误差,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垂直距离。
- 在PCA中,最小化的是投影距离,或者说是正交距离。
算法过程
数据处理
假设有m个样本集:
下面需要对数据做一下特征值缩放或者均值归一化。
先计算出平均值,然后用样本值减去平均值。
然后用 替换,可以是数据最大值最小值的范围或者标准差。
算法部分
-
计算协方差矩阵(covariance matrix)
PS:假设为一个n维向量(n * 1),则是一个n维方阵。 -
计算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向量(eigenvectors)
可以通过奇异值分解(SVD)来获得:
[U,S,V] = svd(Sigma);
我们需要的就是矩阵U,他是一个n维方阵,它的每一列就是我们需要的向量:
-
获取Ureduce矩阵
当要从n降维到k,从矩阵U中取前k个向量就可以了:
-
计算投影后的矩阵
PS: 是一个 k×n 维的矩阵, 是一个n×1维的向量,两者点乘后就是一个z×1的向量,这样就得到了我们需要的。
回到原来的维度
使用矩阵可以降维:
那么要回到原来的维度上去就需要:
这里我们只能得到原来的近似值
选择降维的维度
与 近似相等,两者之间的差就是投影误差,或平均平方映射误差:
数据的总变差(total variation),即样本的长度平方的均值:
选择维度k的最小值的方法:
表示平方投影误差除以总变差的值小于0.01,用PCA的语言称之为保留了99%的差异性。
PS:这个值是可以变化的,可以是95%,90%,85%等等。
使用循环验证的办法:
初始化,然后计算出,通过计算出和,然后通过上方的公式计算出值是不是小于0.01。
如果不是,增加k值,直到获得最小的k值满足条件。
快捷办法
[U,S,V] = svd(Sigma);
通过奇异值分解的到的矩阵是一个n维的对角矩阵:
通过这个矩阵可以来计算:
也可以用下面的式子:
这种方法就非常快捷高效。
使用PCA的建议
我们在训练集上通过PCA获得矩阵,在交叉验证集和测试集上就不能再使用PCA来计算矩阵了,而是直接用训练集里的矩阵来映射交叉验证集和测试集上的数据。
PCA最常用的就是压缩数据,加速算法的学习,或者可视化数据。
- 压缩数据
将数据压缩到合适的维度,用来加速算法。 - 数据可视化
将数据的维度降到2或3维以便画出图像。
PCA的错误用法,用来防止算法过拟合
算法过拟合的原因之一是算法过于复杂,特征值的维度过高,使用PCA可以降低维度,看起来会有效,但是实际上效果很差。防止算法过拟合还是使用正则化的方法来实现。
还有一个注意点。就是在设计一个机器学习算法时,不用一开始就考虑降维,先在不使用PCA的条件下设计算法,当算法出现问题,例如,算法计算过慢,占用大量内存...,之后当确定需要使用PCA的时候再继续使用。
转载自:
https://codeeper.com/2020/02/06/tech/machine_learning/dimensionality_reducti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