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好的写文章的方法
今天很早就醒来了,很快地刷牙洗脸,然后坐到电脑桌前,一鼓作气花了40多分钟的时间,一份新的材料就完成了,还顺带修改了一篇昨天已经写好初稿的材料。感觉很不错,在脑海中构思了一下自己写作的一些习惯,发现这个方法还是值得总结升华一下的。
简单来说分为五个部分吧:第一部分是选主题。选主题通常都是最难的部分,就比如今天的这篇文章,我是实在想不到别的主题才决定写下来的。这个主题是怎么来的呢?我首先想了一下,今天可以让我写的东西,可以是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可以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事件,或者是一个难过受挫的事情,还有可能是一个新的认知、思想碰撞等等。
我想来想去,发现就是早上起来写材料的那个过程最让我难忘,没有别的东西,所以就开始写这篇文章。那么除了回忆这一天的的事情,写作的主题还可以怎么确定呢?我的备忘录上会写下我突然想起来的灵感,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个词。然后就是我看的书,书中的某个点,感觉自己可以展开说一说的,我会写下来。也可以是我刷的视频,我觉得这个视频对我很有冲击,我就要写一下。电视剧,路上遇到的,观察身边人学到的,都可以是主题。
第二部分就是列框架。所谓的列框架就是把自己要写的主要内容提炼出来,其实就是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给一篇小文章划分段落。具体结合到我现在正在写的这篇文章,我的框架就很简单,就是把我说要写的五个部分的内容用简明扼要的几个字概括出来。然后针对每个部分按照是什么、怎么做的内在逻辑把它写出来。看起来我还在写第二个部分,但是整个文章的内容已经基本在我的脑海里了。
第三个部门就是一鼓作气写完。为什么要一鼓作气呢?因为再而衰,三而竭。很多人写东西会纠结于细节,一共就写了两行字,老觉得这个字用得不对,那段话写得不通顺,然后就写了删删了写。但是等你觉得这两行字写的差不多的时候,你都忘记了你这篇文章到底是要写啥了,你花了半天的功夫仅仅就是写了两行字而已,这篇文章很大可能性是要夭折了。
但是我写到这里,我都没有看我前面的内容写的如何,我只是按照列的大纲一直在往下写,只要我的大纲是没有问题的,我的文章总体上就不会有什么差错。
第四个步骤就是:写好了放在一边晾一晾,然后再开始修改。一鼓作气写完之后,你的脑海里总归是有些混乱的,还是会陷入到一些文字的细节里,所以需要放一放,就放在那里不去管它。我通常的做法就是晚上写好了,第二天再抽时间过去修改,当然一些简单的简短的东西,放一会儿等你的脑子有些放空和清醒了,再去修改就好了。当脑子转移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回来修改,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思路会更顺畅。
然后就只剩下最后一步了,这一步就是在整体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开始修改细节了。包括这个词用的对不对,包括有没有错别字,比较严谨的东西还要看引用的东西有没有错误,等等。
所以,你看,细节是放在最后一步的,只有你把整篇文章的逻辑框架构建好,修改细节才有用,不然只会让自己花费很多的心力,最终也没有办法产出完整的作品。
在所有的这些步骤当中,我认为写框架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如果这个框架错了,你越写越离谱。所以,在开始动笔之前,要花很多的心思斟酌文章的框架,确认没有问题,再开始动笔。
今天先这这些,哪天回来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