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零路上,我们共同前行散文

俗人一个

2021-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安之story

前几天我朋友问我,为什么我的微信昵称是“clown”,我愣了一下,调笑道,以前叫“俗子”来着,那时候想的是,如果我遇到了我喜欢的男孩子,就让他的微信名改为“凡夫”,很不巧几年过去了,没有等到“凡夫”,所以自嘲式地叫了“clown”,颇有一种“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的意味。

其实长大之后的许多快乐都是来源于自嘲,倒不是说身边的人就完全没有那种可供嘲笑的部分,而是我固执地觉得,那种带着恶意的嘲弄实在有些不道德,一个人应该保留的最大的善意,就是应该理解这个世界上的诸多不同,因为只有这样,活在此间的我们才会因为彼此间的万般不同而收获各自的精彩。

年少时喜欢读书,时常与历朝历代的清高雅士为伍,很漫长的时间都觉得,世俗的世界里面,有太多为人所不齿的东西,也经常闹笑话般地发出诸多不合时宜的感慨,比如“幼时便喜欢读《聊斋》,看懂了鬼却没弄明白人……”、“最冷不过人心”等等。年少时的愤世嫉俗偏狭却总能说出许多惊世骇俗的话,总妄想通过绝对的偏见来将身边的人武断地分成“朋友”或者“敌人”两个阵营。

而当我真的走进我以前想想就觉得厌倦的世俗生活,抛弃了那些不必要的清高和故作姿态,猛然间发现,普通的生活中之所以存在诸多美好,就是因为它能带给生命最实实在在的体验感,不管你愿不愿意相信它的美好,它给你的都只会是奖赏。

在许多毒鸡汤的文章里面,作者经常会给读者灌输一个观念——“你应该感激那些给过你伤害的人,因为是他们给了你成长的机会。”以前读到这些的时候,我经常会觉得嗤之以鼻,因为我总是固执地以为,后来的我之所以能够成长并不是因为对方带给我的伤害,而是受到了伤害之后,一点点不断反思的自己。到现在我依然那么认为,触到我底线的人这辈子只能当得起那句“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但是我对伤害的定义,渐渐地发生了许多改变。

年少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如果爱而不得就会给别人冠上“ZN”的称号,跟一个认真喜欢过的人没有走到结婚生子的那一步,就觉得是对方背叛了自己。那个年纪爱恨直白简单,占有欲和受害者思维都强,好像自己永远都是那个被辜负的,永远都是那个躲在角落里面哭的人。

直到多年后,回过头张望过去的那段时光,渐渐地就会发现,许多时候,和一个人做不成恋人也没能成为朋友,不是因为对方真的多坏,仅仅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而那些所谓的伤害,也不过因为彼此不同的选择而发生的许多无伤大雅的小摩擦罢了。我终于能够在许多年后,与对方完全失去了关联,对身边的人称赞一句“我爱过的人都是好人”,却也只能对分开时让他们承受的那句“ZN”在心里静静道歉,我当然知道这些迟到的歉意对方不可能听到,可是我在心里,是真的开始感激,他们曾经陪伴我成长的许多年了。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有关个人成长的心理学类书籍都会强调一个观念——原生家庭,好像成年之后的我们,性格里面的许多缺陷都能够在童年的生活里面找到映射,认识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根源就能够从根源解决问题。但事实上,即便是把孩子时时刻刻看在眼皮底下的父母,也有他没有办法给予孩子的东西,而人活到一定的年纪,总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完善那个并不完美的自己,那些幼年时代被忽视的、被遗忘的、被锁在角落里面无法见光的晦暗地带,都要用自己一步一步慢慢弥合,也许这也正合了少年时代读到的那一句“你失落的另一半,应该向内找”。

不说“越是生命之初获得的礼物足够少的孩子,越能收最完整的生命体验”,因为作为获得礼物很少的我没有办法去描述获得礼物很多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如果原生家庭的富足幸福不能作为炫耀的资本,那么平凡生活中经历的苦痛苦和缺失就更不能算,在逆境中艰难成长的确值得钦佩,但那不是体现自己更加高级的筹码。活在任何环境中都有不断完善自己的机会,关于生命的体验也完全不同,在自己的轨道里,不疾不徐地,足够了。

也是近一两年来,我好像越来越喜欢那种简单的状态,说话变得更加直白,不愿意让别人反复推敲,才能明白我的弦外之音或者明白我的欲言又止,至于为什么,大概是渐渐发现,soulmate这种鬼东西在这个世界上真的不存在吧。生活的内容也变得很简单,工作、看书、做家务、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偶尔抬头看看天的时候,发现日头渐渐隐去又度过了一个白日,仿佛周遭的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我的整个内心也变得更加安静平和了起来,好像对于生活的每一个新出现的那一天,都带着感激,好像自己的生命,又多赚了一天,这样的体验,真让人惊喜。而对于出现在自己身边的人,好像也比从前更加纯粹了许多,喜欢就认真去喜欢,不喜欢就客客气气道别,人生来来往往,留不下是常态,留下的都是真爱,也不再强求和偏执,反正过好自己当下的生活就挺好的,其他的就顺其自然了。

我也是活了许多年才明白当个俗人挺好的,就像我现在写的日记,字里行间里描述的全是市井生活的烟火味儿,而我,还蛮沉湎其中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