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随想
小品文/高平
女儿要上大学了,帮她整理过去的学习用品,意外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积攒下一抽屉铅笔,大部分没有用过。此外,还有一大盒子橡皮,整块的和大半截的,足足有50余块。我心里马上起了疑心,难道她从小就没有用功学习,怎能剩下这么多的笔和橡皮?
“全是同学送的,还有他们不要的。看到教室里经常有人扔笔和橡皮,就捡了回来自己用。实话说,从小学到高中10多年来,我几乎没有买过这两样东西。帮我留着吧,作个纪念!”她在电话里嘻嘻笑着。
看来是冤枉了她!我不禁为女儿私下里的这种节俭感到高兴,同时却又加了一声感叹:“好端端的东西用都没用过,怎么就扔了呢!真是太浪费了。既然用不了那么多,为啥还要乱花钱?现在的孩子们真让人想不通。”
对于一个生在60-70年代的人来说,看着这成堆的铅笔和橡皮,又怎能不会拿自己的童年作一番比较呢?
小时候,家里穷,文具盒里只有四样东西: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把铁皮铅笔刀和一张手抄的课程表。到了3年级以后,才会另添加一把格尺在里面。文具盒也是铁皮做的,里面放的东西又不多。因此,跑起来书包里总是哗嗒哗嗒,响的格外厉害。记得那时候,一块橡皮才2分钱,都得节省着用。要轻轻地擦掉错字,生怕用力太大造成浪费。用过的橡皮,下课后还要用水洗干净,待用。
我用的第一支铅笔和第一块橡皮,都是一位已经上了小学三年级的表姐送的,以此作为祝贺我正式上小学的礼物。在这两样东西之外,她还送了一个旧的钢笔管。后来,我才知道它的妙处。铅笔用到最后,会短到无法握住写字,这时候一般会扔掉这一小截铅笔,买新的。可是,如果在上面缠几圈纱布,塞到钢笔管里,能再用好长时间。直到连插入笔管里也松动的无法写字时,一支铅笔才算结束了它的贡献。当时,知道这个做法的,不只我一个人,还有许多同学。
从此,表姐送的笔管成了难得的宝贝,它一直陪我渡过了小学4年。后来有一天,因为不小心掉到地上,被人踩碎,才结束了它的光荣使命。为此,我还心痛了好几天,幸好爸爸又帮我弄到一个。虽然管口裂了一个小缝,用胶布缠好后,用起来很顺手,因为有胶布裹着拿在手里不会发滑。
这都是40多年的事了,至今想起亲人们的那份体贴和关爱,心里都觉得非常温暖。当年,表姐还只是一个11岁的小女孩,却那么有经验和智慧,真是让人佩服!长大后,她当了一名医生。
从我们会用铅笔写字的那一天起,橡皮就相应的常伴在左右。它和我们相处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里面富含着许多感情和美好回忆。
课堂上,借同学的橡皮用一下,这是邻桌之间常有的事;如果对方能掰一小块送你,那是双方关系极好、对方又很慷慨大方的表现。当然,也有丢了橡皮的时候,后来发现邻桌那块和自己丢的一模一样,怀疑是对方偷的,可又不敢说,因为人家手里也是一块,并没多一块。难道是在家放了一段时间,才拿出来用?
同学之间,如果能把一块新买来的橡皮平均切成两份,一半自己用,另外一半送你,还要写上各自的名字以示区别,一定是同桌才会这么做。 如果是女同学送的,这个男生可能就幸福了。
有一首校园民谣叫《同桌的你》,词曲是高晓松写的,后来老狼因为唱这首歌而出了名。我们不妨看一下歌词,就会感到同桌之间的友情是何等的珍贵难忘。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
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
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
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
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喜欢跟我在一起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
……
从上面的歌词可以看到,因为同桌的女生借了半块橡皮,这位男生就变得如此忧伤与怀念。毕业多年后才发现,原来人生里最难忘的是校园生活,而同桌往往是最知心、要好的朋友。你可能会忘记对方的名字,但那些纯真美好的往事,又怎能忘记?何况半块橡皮里,还偷偷藏了一份爱恋!
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半块橡皮吗,为什么不把一整块送人?千万不要以为对方小气,也不要指望这样,因为把一整块橡皮送出后,自己就没有了。这是缺衣少吃的70年代很正常的现象,大家都没有多余的。礼轻情谊重,小小的一块橡皮,反映了一个时代人的心声和风貌,也给我们的童年增加了一段纯真的友谊,留下一场难忘的回忆,不是吗?
记得小学3年级时,一位同学的父母是下乡的知青,他第一个用起了水果橡皮,让人好生羡慕。当时,大家用的都是普通的白方块橡皮,而他用起了心形的橡皮,上面还带着红黄绿三色相间的大条纹,看着就很高贵。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能发出苹果的味道,像软糖一样,因此大家都叫它“糖橡皮“。在擦文字的时候,大抵是因为磨擦升温的缘故,香气越擦越浓,苹果的清香味竟飘遍了前后桌。在那一小片区域里,仿佛闻到了真的苹果味一样,让人口馋心切,却总难过瘾。
“哪买的,真想也有一块!”
可是,这个愿望只能想想而已,因为当地没有卖的,听说是他的父母从北京捎回来的。从此,大家对这位同学总是另眼相看,要是自己的父母或者亲戚也是北京知青,该有多好!连我们的班主任也喜欢的不行,经常走过去,拿起那块柔软发香的橡皮闻一闻。班主任是一位女老师,她有这个权利,我们可不行的,因为他总是害怕别人偷走。
1980年,知青返乡的政策在西北农村落地,他随父母一起回到了北京。又过了1年,那种弹性十足、味道十足的水果橡皮才来到我的家乡,摆在了村里供销社(相当于如今的商场)的柜台里。
不久,我也有了一块水果橡皮。但总是舍不得用,闻的多用的少,因为除非过年,平时根本吃不上苹果,闻闻味觉得可以解解馋。写了错字时,总是先用普通橡皮擦去铅墨,才用它最后擦几下。用它擦改过的作文,似乎内容也变得更优美了,字里行间充满了说不尽的香味和幸福感。其实,这都是心理作用。
如今,随着电脑打字的普及,许多人已经不怎么写字了,铅笔和橡皮的用处也越来越少。但它给我们带来的情感是独特而美好的。至今想起来,都让人怀念。这正如一位归国的好友所言,“回忆是一生最珍贵和难忘的。它只所以美好,不是因为事情有多刻骨铭心,而是因为我们再也回不到当初的自己!”也许,夏小虎的一首《逝年》,道出了这种心境。
风里飘雪的花,在记忆之中发芽
那些红色绿色,我们的青春年华
志向无限远大,转眼已各奔天涯
独自走在街上,只看见曾经的晚霞
时间似流水,催促我们长大
年轻的心有了白发,当初的人呐
你们如今在哪
是否也在寻找梦的家
如今,我们早已离开校园几十年。不知不觉间,自己的孩子也快要结束做学生的生活了。虽然时光易逝,但过去的种种美好并没有离开我们,一切仿佛就在眼前。橡皮可以擦去文字,却擦不掉我们的记忆。有时候,我常常想, “如果说时光是记忆的橡皮擦,我倒希望自己从没用过它”。